深喉|拜登任内首次赴中东找油会友 美媒「泼冷水」:中东版北约不可能发生

2022-07-13 16:14

近年来持续从中东「战略收缩」的美国突然转变态度,面对数月来国内油价飙升,通货膨胀高企,总统拜登最终还是「低头」,亲赴中东找油。

7月13日至16日,拜登开啓任内首次中东行,出访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沙特阿拉伯。就在出访前几天,拜登曾在美媒高调撰文,声称将在中东大力展开外交攻势。他希望,此次中东行开啓更加充满希望的「新篇章」。

俄乌冲突叠加能源危机,拜登能否说服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大幅增产?美国原本急于从中东抽身,如今又回头频频「示好」试图拉拢盟友,打造「中东版北约」遏制伊朗和俄罗斯等国,中东国家又是否会「买账」?对于拜登想要打造「中东版北约」的野心,美媒彭博社好像并不看好。

拜登中东行路线图

首站:以色列

根据白宫公布的日程,拜登首站选择了传统盟友以色列,预计将访问当地导弹防御设施,以此象徵美方对以方的保护承诺。

第二站:约旦河西岸

拜登届时将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晤。白宫高级别官员表示,拜登期待在会晤中重申对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的承诺。

第三站:沙特

之后,拜登将飞往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两国是否会由此「破冰」令外界尤为关注。此前,美沙关系以「石油换安全」为基础,但近年来因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等事件趋冷,拜登本人在美国大选期间也多次批评沙特的人权记录。而今,拜登声称要重新校准美沙两国关系,据称还会和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

此外,拜登还将出席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及伊拉克、约旦、埃及(GCC+3)首脑会议,讨论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

近年来持续从中东「战略收缩」的美国,为何转变态度,吃起了「回头草」?

找油:拜登向高油价「低头」

找油,无疑是拜登此次中东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数月来,美国国内油价飙升,通货膨胀高企。拜登一直试图稳定油价,甚至多次释放石油储备,但收效甚微。而俄乌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对俄能源禁运更是造成巨大供应缺口。「漂浮在石油上」的中东,由此成为重要「变量」。

早在3月,白宫曾试图安排拜登与重要产油国沙特及阿联酋领导人通话,商讨遏制油价。未料吃尽「闭门羹」,无论是沙特王储还是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都拒接拜登的通话。

而今,拜登亲赴中东,计划当面阐述欧佩克国家增加石油产量的理由。这次,又有多少海湾产油国会给面子?

彭博社对此并不看好,认为拜登可能只会获得「象徵性」石油增产,对降低美国国内油价没有多大帮助。美联社则认为,包括沙特在内的欧佩克+面对美国的要求可能会保持谨慎。

毕竟,美国此前已多次施压欧佩克+,但后者最终仅同意小幅增产。摩根大通油气行业研究主管马利克还指出,沙特自身对快速增产较为谨慎,认为需要足够的储备才能应对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

另一方面,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国家也一直试图避免在美俄之间「选边站」。路透社称,没有迹象表明沙特准备牺牲与俄罗斯的长期关系,以换取回应拜登石油要求所获得的短期外交利益。

会友:试图打造「中东版北约」

除了找油,拜登的另一层意图也昭然若揭——试图拉拢盟友,打造一个军事联盟——「中东版北约」,以对抗伊朗和俄罗斯等国。

德媒介绍称,该军事联盟最有可能包括已与以色列建立某种关系的国家,比如《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国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约旦、埃及、沙特、阿曼,卡塔尔和科威特也可能在联盟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组建军事联盟的风声,已在中东流传多时。自特朗普时期以来,美国被指一直在施压,促使以色列与阿拉伯海湾国家间实现「军事关系正常化」。今年3月,美国召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秘密开会。以色列6月又透露正在建立由美国资助的「中东防空联盟」(MEAD)。此后不久,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明确提及并表示支持「中东版北约」概念。

那么,距离「中东版北约」成为现实还要多久?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认为,该联盟在结构形式上面临诸多可行性阻碍,各方缺乏共识。以伊朗问题为例,不少海湾阿拉伯国家认为,与伊朗对话才是解决安全关切的最安全方式。

就连彭博社也给拜登「泼冷水」——「中东版北约?不可能发生的。」

拜登政府渴望对中东地区重新洗牌,但其很多政策在美媒看来,与特朗普时期不无差别。面对继承了「美国优先」的拜登政府,又有多少中东国家会「买账」?答案不言而喻。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