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察|中美记者签证缓缓重启

2022-06-02 09:07

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王月眉(Vivian Wang)是一位华裔女孩,在芝加哥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不过,她之前准确地说是驻港记者,在香港「滞留」了两年,原因是中美爆发媒体战,互相驱逐记者,亦变相不批准对方记者申请常驻。

近日,小王在社群网络服务网站「领英」更新资料,并且写道:「我是《纽约时报》的驻华特派员,报道中国在全球的崛起如何重塑其人民的生活。我目前在北京。直到二○二二年春天,我都在香港,在那里我报道了香港与中国内地不断发展的关系。」换言之,她已经如愿以偿获得签证,成为驻京记者。这也标志着中美媒体机构人员往来逐步回归常态。

在特朗普时代,美方批评中国驻美媒体是「中国宣传机构」,将新华社等多家中国驻美媒体作为「外国使团」列管,变相驱逐六十名中国驻美记者。中方以牙还牙,亦变相驱逐一些美国驻华记者,被逐美籍记者也不能转道香港采访。

去年十一月,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前夕,两国终于就媒体问题达成三项共识,包括双方将依法依规对符合申请要求的新任常驻记者对等审批签证。美国多家舆论和媒体人用「突破」予以评价,将其视为两国关系「适度改善」的表现。

不过,从达成共识到真正落实也折腾了几个月。据悉除了小王驻京,《纽约时报》宣布驻香港商业记者艾莎(Alexandra Stevenson)为上海分社社长,意味着她亦将常驻上海。《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最近也有一两名记者获得签证。由于中美强调的是对等原则,相信中方一些记者驻美签证问题亦获改善。中美政治制度不同,媒体角色有差异,本来很正常,互相理解即可,全方位的恶斗却令媒体成为牺牲品。逐步恢复之前的互派记者数量,既可缓和紧张的关系,也有利加强两国人民的了解。

纪晓华

 

中国观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