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粮价上 股市回升属反弹

2022-05-30 07:32

港股上周先跌后弹,全周指数微跌,期间外围屡传不利消息,内地经济数据同时显示景气回落,但在中央不断出招维稳下,上周五港股随外围气氛回暖,中概股状态更是大勇,阿里巴巴(9988)绩后单日劲飙12%收报91元,恒指最终收报20679点,升581点,一口气升穿10天线及20天线。全周恒指累计微跌19点,国指累跌38点,科指累跌97点,大市2万点关口多次跌穿后反弹,成为短期有力支持位。

杜指终止7周连跌

全周升幅最劲蓝筹为中海油(883),累涨7.7%,其次为滙控(005)累升7.2%;表现最差为阿里健康(241)累挫16%,李宁(2331)亦累跌12%。

上周五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杜指涨575点,报收33212点;标普500指数涨100点,报收4158点;纳指涨390点,报收12131点。上周杜指涨6.2%,终结8周连跌;标普500指数涨6.6%,终结7周连跌,并创2020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纳指涨6.8%,终结7周连跌。

美国科技公司财报利好以及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成为推动美股周五上涨的主要因素。新能源车、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科技股及银行股普遍上涨。特斯拉涨逾7%,英伟达涨超过5%,谷歌、苹果涨逾4%,高通、AMD涨超过3%。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拼多多股价狂飙15%。

上星期美国财政部再将一批中国概念股纳入确信除牌名单,但市场对除名消息逐步消化,引起的震荡不大;相反,中概股借住财报消息炒上。在中概科技股跌浪中,「领军」的阿里巴巴(9988)宣布,今年3月底止第四季收入达2040.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近9%,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达197.9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24%,市场解读为优于预期,股价终止4连跌大升。市场炒上理由是集团持股约33%、拥有「支付宝」等金融支付业务的蚂蚁集团首度向股东派息,而截至今年3月31日,阿里应收股息约39.5亿元人民币,按持股比例推算,蚂蚁今次派息规模相当于约120亿元。

在热钱炒作阿里的同时,坚持在美国上市搞到一身蚁的滴滴出行在向美国提出退市后,外电报道有机会获一汽入股,交易若成功有助解决滴滴在数据安全上的质疑。

美国财政部不断打压中概股下,内地对中概股及科网股态度似乎有所转变,由勒紧变成适度扶持,其中一个显示这种态度的是两个监管机构谈判,中方为了满足美方要求,采取了宽松弹性态度,容许美方进行会计底稿的查核。内地面临经济放缓,外资唱得好淡,资金由股市、债市撤出,实行落井下石。

科指见首个支持位

科企过去几年是增长引擎之一,中央见美国趁病攞命,自然要变招拆弹。恒生科技指数由去年1月份的9月份的9170点回落到上周的4186点,回落了54%,在低位3771点支持力颇强,如果美国决定把中概股除牌,这个低点会成为首个防线。

另一个持续发酵的因素是俄乌战争,战事除了令油价高踞不下外,对全球粮食价都造成影响,在多个人口大国限制粮食出口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有意加强打粮食牌,虽然口讲话俾乌克兰有安全粮食出口通道,但实质上乌克兰一日唔埋枱倾,普京一日大力围堵乌克兰粮食出口。虽然美国有意协助乌克兰输出粮食,但运粮船只目标大,不易避过俄国攻击,如果粮价抢上,对全球通胀威胁不容小觑,普京打完油价战再打粮食战,等如推高通胀向美欧各国施压,投资者不可不防。

中国淀粉发市当3年

粮价上升,本地可供投资的粮食股不多,泰国卜蜂是大型粮食上游股、另一只中粮在内地是行业龙头,但都在去年私有化,莫非这些大哥大公司管理层都有水晶球,抑或从行业周期见到估值已经见底?除了粮食股,美国近日缺奶粉,影响波及欧洲,故此上游奶类股或一条龙的奶类股如蒙牛(2319)可以留意,蒙牛股价现时仍然在中低水平浮游,低吸风险应该不大。

冷门股仔中国淀粉(3838)由5月中起由不足0.2元冉冉上升至上周收市的0.255元,累升近25%。中国淀粉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玉米淀粉、赖氨酸、淀粉糖、变性淀粉、玉米制副产品及玉米深加工产品。去年集团收入116.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31%;录得纯利3.46亿元,增长82%,每股盈利5.77分,市盈率3.6倍,息率2.7厘,估值不算高。这类股份交投偏低,炒概念3年不发市,发市当3年,上周五成交有1390万,炒味开始浓,不过正值急升,买入一定要定止蚀。

美国官员对股市表现一向关注,只要股市波动就会派定心丸,美股之前连跌7个星期,储局官员对加息口风稍软。一如之前所讲,股市在两次议息之间可能会炒一转反弹,临近议息又可能跌过。全球经济风险未见消散,股市回升适宜以反弹视之,短炒要把握时间性,入市快时走得也要快。

全文刊《头条日报》专栏「金融High Tea」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