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威州厂形同停摆,传鸿海背债 20 年、年付 3600 万美元

2022-05-29 13:34

特朗普当年要求台湾公司去美国开厂,鸿海老板郭台铭被逼响应,如今要慢慢找数。

2017 年,鸿海高调宣布投资 100 亿美元,赴美国威斯康辛州设立高科技工厂,引发市场关注。5 年过去,鸿海未兑现承诺,据外媒透露,虽然该厂形同停摆,但相关费用须由鸿海埋单,每年高达 3600 万美元,且长达 20 年才能清偿。

《华尔街日报》报导,鸿海威州厂区面积达3,000英亩(约1,214公顷),但里面一片空荡,只有少少几栋建筑。然而,鸿海仍得向当地政府偿还债务,用于基础设施升级和土地收购费用。自下一纳税年度起,鸿海将每年支付约3600万美元,时间长达20年以上,直到还清债务为止。

报导指出,当地政府投入数亿美元改善水管、污水渠及其他基础设施,希望吸引其他业者进驻该科技园区,但计画不太顺利。当地官员表示,他们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争取Intel前来设厂,但最后输给俄亥俄州。今年1月,Intel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在俄亥俄州打造两座晶片厂。

另外,鸿海2021年宣布与电动车制造商Fisker合作,原本传出产线可能设在威州厂,但鸿海后来决定收购Lordstown俄亥俄州厂房和设备,以该厂为制造据点。

2017年,鸿海响应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制造」政策,与威斯康辛州达成协议,承诺在当地建造10.5代LCD面板厂,并创造13,000个工作机会,威州方面则提供近30亿美元的租税补贴。

当时特朗普骄傲大赞,鸿海威州厂将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后来,鸿海威州投资案生变,未依合约雇用足够的当地劳工,投资规模也未达协议目标,威州政府只好一再下修合约门槛。

截至2020年底,鸿海威州厂雇用970名员工,其中579人符合合约所列的资格,高于合约要求的481人,因此获得威州2,880万美元的税额减免(tax credit),为2018年动工以来首次符合减税资格。

深喉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