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观察|冬奥助推数码人民币试验

2022-02-26 08:40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虽然雪花已经隐去,火炬也已熄灭,但对北京而言,其衍生效应还将持续利好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以冬奥会为契机,加快数码人民币测试推广,就是其中之一。

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国际奥委会一直将实物货币、Visa卡作为奥运官方场馆内仅有的两种支付方式。北京冬奥会也是如此,支付宝、微信支付和其他电子支付方式都被禁止使用,这是Visa作为奥林匹克全球支付系统合作夥伴而获得的独家保障。然而,数码人民币是一个例外。

在举办开闭幕式的鸟巢,除了在特许商品零售店、餐饮等消费场所启用数码人民币应用,记者看到现场布设有数码人民币展厅,观众可以近距离了解并体验,有志愿者介绍使用方法,也有观众停驻在此浏览操作。

不仅是鸟巢,冬奥会期间,封闭场所内的所有销售点都接受数码人民币支付,针对境外人士还提供了外币兑换机,让人们将外币兑换成数码人民币,储存在实体卡或APP内,用于付款。冬奥村内的便利店和咖啡馆等商户以及比赛场馆附近的奥运商店,也都配备了接受数码人民币支付的机器。

虽然到目前为止,北京还没有披露奥运封闭场馆内的数码人民币交易数字,但据彭博社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称,在鸟巢体育场的商店里,用数码人民币进行的交易明显多于通过Visa网络进行的交易。

北京市数码人民币试点在去年取得了积极进展,交易金额达到九十六亿元人民币。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日前表示,数码人民币试点历经了从一个站(大兴机场站)到一条街(王府井步行街),再到「双奥之城」的建设历程,覆盖冬奥全场景四十馀万个。

冬奥会成了数码人民币一次对海外人士「亮相」的舞台,提高公众对其认识的一个契机,也是迄今为止数码货币的最大试点。不过目前内地消费者已经习惯了通过微信、支付宝进行电子支付,数码人民币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额外好处。让消费者主动改变已有的支付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数码人民币的推行要遍地开花,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措施辅助。

驻北京记者张言天

驻京观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