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点评|从地铁站到太空站都没有英语?美国有话说了

2022-01-21 08:32

美国有点不高兴。北京冬奥会举行在即,京津地区的地铁站名的英语翻译,几乎全部消失,代之以中文拼音。如果美国媒体可以上太空,你将发现中国的太空站是用中文的。

「各地铁站使用了40年的英文station一律以拼音Zhan所取代,甚至标志方位的East、South、West、North也全部变成dong、xi、nan、bei。」美国人看不明,也想不通;一度努力学习西方文化的中国,竟然「去英文化」,中国难道不要来矽谷交流高科技?北京冬奥出现「去英文化」,不仅表现在街区景观的名称上,也反映在文化教育的体制中。《美国之音》称︰「去年两会期间有官员建议不再将英语列为高考必考、义务教育必修的课程,结果去年9月教育部就在上海试点,取消了小学生英语考试。」

2021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委许建议「取消英语中小学生主科地位」。理由很简单︰「自国家推行英语教育以来,不少家庭倾尽大量心血培养孩子学习英语技能。英语教育市场需求旺盛也滋生了五花八门的英语培训机构。建议取消英语主科地位,或许能够减低一些家庭的教育费用支出,减少英语培训市场的乱象发生,缓解对英语缺乏兴趣或是成绩不佳学生的焦虑,激发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学习。」

是年7月国家提出教育改革,名为「双减政策」。「双减」之意,一是减轻内地义务教育(又称免费义务教育,现限为小学6年、中学3年)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类同香港的补习班)。《纽约时报》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2018年有近两亿中国学生学习外语,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因为长期以来,阅读和说英语的能力被认为是高薪工作、出国留学机会和更好资讯获取管道的关键。」

《美国之音》今天以另一个角度解读,文章标题〈习时代的去英语化:文化自信还是夜郎自大?〉内容想要说些什么?就是认为中国要走封闭的路线。不过,论者似乎忽略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限制、阻止中美企业科技交流的事实。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演讲中提到︰「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不点名的批评时下美国的对华政策。

「中国学习英语那么多年,英美尊重中国了吗?」网民对减轻内地英文教育的一个直觉反应。中国2001年寻求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参与国际太空站(ISS)建设而不果,原因是西方需要技术保密;2011年美国通过《沃尔夫条款》,立法禁止了美国太空总署(NASA)署与中国进行任何科学或技术交流。中国怎么办?唯有自行研发建造国产的太空站,2021年,中国太空站终于完成这个计划。

不单只京津地区的地铁站名「去英文化」,中国的太空站更是全中文化,外国航天员想要进驻中国空间站,先要申请,然后通过中文测试。换言之,中文即将成为了太空语言。

美国人要学中文吗?奉劝要趁早,事关中文不容易学的。

深蓝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