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死亡+疫苗 没有因果关系

2021-03-10 05:30

本地开始接种疫苗,先后出现3宗死亡事故及2宗在ICU病房留医的个案。新冠疫苗临床事故评估委员会评估后认为,上述事故绝大部份和打疫苗并无直接关系,而最后发生的一宗71岁男子死亡个案则有待更多资料作评估。出现了事故,就令人担心接种疫苗是否安全影响,客观上亦影响了疫苗的接种率。

这令我想起在大学读的逻辑课,教导我们不要同时出现的关联事像(Correlation),当成有因果关系(Causation)。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为事像叠加模式,让它看起来较易理解,但有时偏见就此形成。

政府由上月26日开始让市民接种疫苗,至3月8日下午,共接种了9.3万人次。累计发生打了疫苗后的3宗死亡及两宗ICU个案,人们自然会生起一种联想,认为是打疫苗导致这些严重事故。但是,大家可能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香港每天都会有人因为疾病而死亡。

以2019年的数据看一看,香港一年因病死亡人数为48706人,即每天平均有133.4人因病亡故。有资料的两宗打了疾苗之后死亡的人都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或糖尿病。而在2019年,因心脏病死亡的人数有6096人,因脑血管病死亡的有2970人,因糖尿病死亡的有493人。换言之,因这3种常见疾病的死亡人数,当年合共有9559人,即平均每日死亡人数为26.2人。可以想像,每年正常因病死亡的人士大多数都是60岁以上,和打疫苗的群组类似。

单以这3种疾病计,平均一天死26.2人,10日合共死262人。香港过去10天接种疫苗有9.3万人,大约占合资格接种者的4.7%。以相同比例推算,在开始接种疫苗的头10天内,接种了疫苗,同时患了上述3种疾病而会死亡的人数为12.3人。直接点讲,这12.3人本来也会因病死亡,只是他们刚好也打了疫苗。所以现在发现有2个患有上述疾病的死者又打了疫苗(另一死者未知病因),其实在这上述3种病的平均致死率之内。有人死亡,他们亦打了疫苗,是两个同时出现的现象,但不能够就此推导出两者有因果关系。

政府也明白这个问题,所以负责推动疫苗接种计划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说,要了解「背景发病率」有多少,以及疫苗接种有没有令发病率多了。言下之意,和我上面引述的数字的一样,「背景发病率」在疫苗接种之后,死亡人数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并无增加。估计聂德权作为政府高官,不想讲得那么白,始终死亡是伤痛事件,讲得太白,好似讲到死者应该死那样,一定会挨骂。

总体而言,现时出现的所谓死亡个案,看不到与打疫苗直接有关,至于其他打疫苗之后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也不多,疫苗基本上安全。外国同样有这些死亡数字,可能他们采取更严格的公布标准,例如接种疫苗24小时后死亡的个案不呈报,就更能把本来也会病亡的个案排除。香港透明度高,争议就较多。

另外,有关科兴和BioNTeck两种香港可供接种的疫苗的比较问题,由于科兴疫苗先开打,所以那些死亡个案先与科兴拉上关系。比较两种疫苗的本质,科兴是灭活疫苗,是将病毒处理杀灭之后打入人体,剌激产生抗体,达致免疫效果,这是很传统的方法,我们平时打的流感针,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坏处是保护率相对地低,大约70%左右(但免于重症的保护率有100%),不过,正由于效力没有那么强,副作用也较少。

而BioNTech疫苗是把病毒的核酸讯息放入脂质载体,打入入体,刺激人体产生和新冠病毒类似的蛋白,再产生抗体。这种疫苗会刺激人体有更大的抗体反应,保护率相对高,但副作用可能也较多。从数字去看,两种疫苗基本安全。想有高保护率的可以考虑BioNtech。老人家想稳阵一些,反而应选择科兴。

有人话老人家多数有长期病患,不宜打新冠疫苗。这种想法忽略了老人家和长期病患者感染后的致命率亦高,平衡风险之下,仍然应该打疫苗。所以外国也一样,非常鼓励老人家接种疫苗。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