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盘爆疫工人转场 无追踪病毒四散

2021-01-19 06:36

接连有隧道地盘爆疫,更衣室货柜疑是地盘播毒温牀,工地防疫措施备受注目。过去一年,政府仍未有为地盘制定明确防疫指引,建筑公司唯有各有各做,令地盘防疫措施松紧不一。有前綫地盘工透露,上级只要求工人量体温、戴口罩,鲜有定时清洁消毒工场,即使地盘有人确诊,亦无即时停工。直至近月有地盘工人确诊,业内开始要求工人定期检测,并采用「专人专柜」方式,减低工人聚集。惟有工会指,为免手停口停,地盘停工后工人会四散至其他地盘开工,质疑政府并无追踪工人去向,难为地盘防疫做好把关。 记者 林紫晴 郭增龙

地盘成为第四波疫情的重灾区,接连有多个地盘有人确诊,继日出康城地盘、两度爆疫的将蓝隧道工程后,上周末路政署辖下中九龙隧道工程再有多名工人确诊,被列入强检名单,令外界质疑地盘或已存在防疫漏洞。

无定时消毒 除罩吸烟

建筑地盘职工总会早前向地盘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只有四分一受访工友指所属地盘会对地盘范围定期进行消毒,亦只有一半人所属地盘会严格执行防疫措施。该会组织干事谢韵婷直言,当局未有为地盘统一制定防疫指引,只靠建筑公司自定措施,要求工友跟随,惟未有提供额外资源,例如加强消毒、增加休息室、派口罩等,「防疫指引似为避免地盘停工损失而定,而非真正保障工友。」

在地盘负责电工的冯先生(化名),去年初亦曾于日出康城地盘工作,他忆说,疫情之初地盘看重防疫,除要求工人进入工场前量体温、填写健康申报表等,早在全民强制戴口罩前,地盘已要求所有工人戴口罩,「一开始地盘捉得好严,无戴口罩要逐出地盘。但去到年中逐渐松懈,工作时除低口罩,(管工)都不理,亦无见到清洁工定时消毒。」至于一边开工一边除口罩吸烟的情况,他表示也未因疫情而减少。

衞生防护中心上周初曾估计,将蓝隧道地盘确诊者与其他工人共用更衣室造成传染,及后土木工程拓展署发言人亦指已安排所有地盘人员接受检测,彻底清洁及消毒更衣室和休息室等。

管工流动性大风险较高

本身任职工程判头的香港建造业扎铁职工会主席黎钜辉表示,疫情期间每次有新地盘工作,都会运送两个货柜屋到工地,一个作为办公室,另一个则为工人更衣室,「两个货柜只是我们十几位扎铁工人使用,其他工人都是根据不同判头的安排,到各自位置换衫,不会有几十人共用一个货柜屋的情况。」至于午餐用膳,他指工人倾向在工作位置附近进食,不会特意回来货柜屋吃饭,相信没有群组聚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不过,过去数月不止一名工程管工确诊,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权益及投诉主任吴伟梁直言,管工在地盘流动性大,需经常接触不同工种的工人,故感染及传染风险较高。他续说,如地盘进入中后期工程,建大楼、搭棚,甚至是内栊建造的工人,都有机会同时在工场工作,往往会聘用到经常流转不同地盘的杂工。

设「专人专柜」更衣休息

黎钜辉认为,由于扎铁工人毋须轮班工作,较容易控制使用货柜屋人数,部分需要轮班的工种,可能有较多工人使用货柜屋更衣,或者使用其他方法应对,「例如当大厦建至十层高后,判头会安排工人将二楼的单位用作更衣室。」他坦言,承建商会要求地盘工人量体温及定期检测,但人流控制、衞生措施主要靠判头自律执行。

翻查资料,职安局曾推出「建筑工地返工抗疫贴士」,为建造业提供基本抗疫资讯,但随着愈来愈多地盘爆疫,业界亦有自行更新防疫措施。驻地盘人员协会理事长黄文佳知悉,部分管理较好的大型地盘,已实施「专人专柜」,即限制工人只能到指定货柜更衣及休息,「视乎地盘规模,人数少一个货柜四至六人,多就六至八人,一旦有工人确诊,都只是一个货柜内的工人要隔离,减低影响。」

散工转地盘令疫情扩散

将蓝隧道地盘爆疫后停工十四日,冯先生知悉,原有工人早已四散至各区其他地盘,「一开始都无禁止他们来,之后确诊人数多了,其他地盘才不接收他们。」黄文佳亦指,承建商担心爆疫地盘的工人会到其地盘任职散工,令疫情扩散,于是不少地盘最近尽可能不请新人,即使有需要聘请,都会先查清楚工人背景,有承建商甚至要求新入职员工要提交检测证明,取得阴性结果才获聘请,「驻地盘人员每日都会更新工人名单,工人要申报住址,核对最新的疫厦名单,并要求住在疫厦的工人暂时不能上班。」

冯先生所属的豪宅地盘亦规定工人定期进行检测,「我们要自费做检测,每两个礼拜做一次,有阴性结果才可返工。」纵然地盘防疫要求有所提高,惟他知悉,有住宅地盘工人受感染后,建筑公司并无即时停工,只叫工人分隔工作,「好多防疫措施只是做样交货。」

谢韵婷认为,个别地盘停工难以阻止地盘疫情蔓延,即使工人在爆疫地盘工作过,只要无病徵仍可转至其他地盘工作,变相增加不同地盘的感染风险,质疑政府无做好把关,「政府根本无监管过工友跨地盘或转工的情况。」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