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贤 - 年年有馀|青史札记
2025-01-11 12:29
新的一年,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
公历新年过后不久,便是农历新年,连假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亦备受关注。节日及其背后的历法,其实一直都和经济社会因素紧密相连。在中国古代,历法的制订往往与农业社会的需要息息相关,这也是中国传统历法被称为「农历」的原因。历朝历代每隔一段时间便要重修历法,减少误差以配合农业生产。
延伸阅读:张玮宗 - 司马光的故事|青史札记
邻近的日本,他们本来也是采用和农历相近的和历,同样有端午、七夕、重阳等节日,但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便改用西历,相关节日也改用西历计算,改历的原因之一是与明治政府的财政有关。当时日本采用的天保历和农历一样,每隔数年便有闰月,而日本政府在维新后由年俸制改为月薪制,闰月对政府而言则代表要多发一个月工资,当时新政府财政紧绌,根本不能负担这额外开支,所以便在明治五年改用西历,以免来年闰月需要多发工资。
在西历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考虑同样有其影响。教宗额我略十三世于1582年提出,将沿用千年的儒略历改革成格里历,但因为新历法较旧历法相差10天,当时大多农民都反对改革,担心地主藉此多收10天的地租。
延伸阅读:周正贤 - 尽人事听天命|青史札记
即使在数码年代,日期计算依然关系重大。上世纪90年代,不少人都担心即将到来的2000年会令电脑系统出现问题,即所谓的「千年虫」问题。但在经过大规模的系统修复后,千禧年的到来也没有为全球的电脑系统带来大问题。
人类从简单的时间观念发展出复杂的历法,便是为了配合人们的生活所需。但当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概念本身出现问题时,人类同样能够适应解决。祝愿各位把握新一年的开始,着手解决往年困扰自己的问题。
周正贤
作者为青年史学家年奖2019得主,国史教育中心(香港)青年组成员,现就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5年1月1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周正贤 - 物理与集邮|青史札记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