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科范文赏析|〈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 史家绝唱 一代将相耀千秋
2024-02-05 14:00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
【题解】
战国中后期,秦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齐国衰落,赵国成为秦的主要劲敌。在这个兼并激烈、冲突不断的时期,武将廉颇、大臣蔺相如为赵国抵御强敌、捍衞国家尊严,屡立大功。「太史公」司马迁素有「善序事理」﹙班固语﹚的笔力,他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截取若干事件,加以裁剪、缝合,详略有致地演绎出这段历史,也展现出这两位历史主角的事迹。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 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 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 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 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 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 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羣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 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 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驩,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 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 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
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 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 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 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羣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羣 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 而绝秦赵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 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 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 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羣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 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 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 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 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 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 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驩,为刎颈之交。
【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年至前90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任太史令,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廉颇、蔺相如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将相,在历史舞台上各有精采的表现。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们作传,透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活现出他们的形象,尤其是蔺相如的智勇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的精神。
【内容分析】
智勇双全 完璧归赵
本文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重点在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廉颇的知错能改。文章开篇即简略敍述廉颇、蔺相如的背景与地位,凸显二人的身分悬殊,为下文将相失和的事件埋下伏笔。随后,分三大部分展开记叙。
第一部分「完璧归赵」,讲述秦赵以城换璧事件的因由与结果。事缘秦国知道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提出愿以十五座城来交换。这让赵王进退两难,给吧,怕得不到城池,白白受骗;不给吧,怕秦军打过来;想找个人出使秦国给个回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宦官头目缪贤向赵王推荐他的门客蔺相如。赵王召见相如,问他可否交换,相如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即答应秦的要求,让它负起理亏的责任。他自告奋勇出使秦国,而且保证将璧完整无缺地带回来。
秦王在离宫的章台接见蔺相如,又把璧玉传给妃嫔、侍从,态度轻慢无礼。相如察知秦王没有将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遂以璧有瑕疵为由,把璧取回到手,退后几背靠柱子,怒发冲冠,直斥秦国恃强欺弱、无意偿城,且声言撞碎璧玉,逼秦王就范。他要求秦王斋戒五天,设「九宾」之礼,以正式献璧。期间,相如让随从装扮成平民,抄小道将璧送回了赵国。待秦王正式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相如当面指斥秦国历代君主都不守信约,表明秦王不会偿城予赵,已经把璧送回国,并请求受汤镬之刑以谢罪。秦王考虑到杀蔺既得不到璧玉,又断绝了秦赵的关系,只好放他回赵国。蔺相如因功获封为上大夫,秦不予城,赵亦不给璧。
第二部分「渑池之会」,敍述秦王与赵王会晤的经过与结果,凸显相如的机智勇敢,廉颇的思虑周全。秦国连番进攻赵国,拿下石城,又杀了两万人,之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晤以修好。赵王畏秦不想赴会,廉颇、相如商量说不去会示人以弱。赵王动身赴会,廉颇送到边境,与大王约定如三十日不见回国,就立太子继位,以免秦国有机可乘。会面期间,秦王请赵王弹瑟,着史官记下「秦王令赵王鼓瑟」。相如持缻以死相胁,逼秦王击缻,且请史官记下「秦王为赵王击缻」。秦臣要求赵国以十五城为秦王祝寿,相如亦要求秦国以都城咸阳为赵王贺寿。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上风。加上,赵国在边境陈有重兵,秦军不敢轻举妄动。
知错能改 负荆请罪
第三部分「负荆请罪」,讲述将相失和与和好之事。赵王一行回国后,相如因立大功获任命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大为不满,自言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仅凭口才就上位。他对位居出身卑贱的蔺相如之下,而感羞耻,扬言碰见一定羞辱他。蔺相如听说后都避着廉颇,每逢上朝就托辞有病,以免有位次之争。有一次,出门远远见到廉颇,当即掉转车子避开他。他的门客认为相如软弱得太过分,请求辞去。相如说,强秦之所以不敢轻易进犯赵国,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存在。如果两虎相争,势必都有能活下来。他这样做纯粹是以国家之急为先,以私仇为后。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膊背着荆条,到相如家请罪。两人和好,结为生死之交。
相如出使智勇双全、不辱使命,为臣谦退、公而忘私,胸襟广阔;廉颇为人偏狭,然知错能改,同样显现老将大气魄,皆为英雄本色,光耀千秋。
【笔法】
典型事件 重点描述
司马迁写史立传,每每通过选取典型的事件,重点描述,立体呈现,而非平面化的史实铺陈。本文同样具备这个特点,置人物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详写一言一行,在细节中呈现形神风采,如「引璧睨柱」、「叱秦王左右」等,都历历如绘,传神感人。
此外,对比映衬的手法的运用,也是一大写作特色。全文铺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笔势运转自如,不愧为史家大手笔。
撰文:蔡益怀
笔名南山,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作家、文学评论家,长年在专上学院任教「创意写作」及「中文写作」等课程。
相关文章:
- DSE中文科范文赏析|荀子〈劝学〉(节录) 修身成德 为学非单纯读书
- DSE中文科范文赏析|庄子〈逍遥游〉「大瓠之种」一节 至人无为 无所可用即逍遥
- DSE中文科范文赏析|孟子〈鱼我所欲也〉 鱼与熊掌巧譬妙喻论本心
- DSE中文科范文赏析|论仁、论孝、论君子 君子成仁 循循善诱圣人心
延伸阅读:
相关新闻: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