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汉贤 - 坚持与放弃之外一天进一步|谈经论学

2024-01-28 10:56

冯汉贤 - 坚持与放弃之外一天进一步|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坚持与放弃之外一天进一步|谈经论学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能近距离接触学生,看到他们如何看待成功、面对挫败。有时,笔者在上课时,也会给学生一些具挑战的难题,让他们费煞思量。当他们绞尽脑汁都无法解答时,见微知著,从他们的做法和心态中,就能看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其他难题时会如何面对了。概括而言,大致就是以下3种反应:

第1种:锲而不舍。他们会一直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甚至在放学后继续想方法(如请教其他人或搜寻相关书籍材料)。第2种:乾脆放弃。他们或许会甚为生气地说:「这问题这么难,根本没有人会懂得如何做!」第3种:既不放弃,也不坚持。他们当刻不会因为找不到答案而气馁,也不会有着一直勇往直前的拼劲。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究竟希望他们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以上哪一种心态和做法呢?有人说,做人不应轻言放弃,遇到难题,要坚持到底;也有人说,做人要懂「断舍离」,不想、不应和不能的,就要洒脱放手,不应庸人自扰。如事事执着,弄不好,恐怕还会弄出精神健康的问题吧。亦有人说,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最重要心态要平和,不要患得患失。以上说法各有道理,也没有一种是全对的。究竟采用哪一种心态,除了看外在环境外,还要看解难者对自我的认知,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和意愿等的了解。

套用一些名人的说法在学生身上,就是:人们经常高估了自己一天里可以学的,但低估了自己在未来一年可以掌握到的。我们可尝试跳出思维的框框,毋须对在一天内未能掌握的东西而耿耿于怀,将此视为失败,该天放下就视为放弃。正如在《原子习惯》中,作者提到,当每天只要比前一天进步1%,持续一年后,因为复利的关系,便能有接近37倍的成长。今天的你未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追求即时解决,而是务实每天追求小进步,未来就能将问题轻易解决了。

电邮:[email protected]


冯汉贤
作者为中学副校长、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老师、卓师会德育及公民教育范畴召集人。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1月26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延伸阅读:

冯汉贤 - 协助学与教的好帮手|谈经论学

冯汉贤 - 搞笑奖项 认真思考|谈经论学

冯汉贤 - 从关爱到自爱 以「台」代「尺」|谈经论学

冯汉贤 - 共通能力的培养|谈经论学

冯汉贤 - 记忆在学习中的角色|谈经论学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