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科拟定课程框架出炉 涉猎国家航天成就
2023-11-15 06:30
小学科学科将在2025/26学年起逐步推行,教育局昨公布拟定的课程框架。课程涵盖4个范畴,其中「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涉猎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及成就,冀学生意识科学和科技发展对国家利益及安全的重要性;有教师形容新科「比以前更亮眼」,惟部分内容来自初中课程,宜运用生活化实验助学生理解。当局将于本月开始,就小学科学科及人文科展开4场课程简介会,收集意见。
参考新闻:小学科学科2025推行 各级每周2至3节课
教师倡生活化实验助理解
教育局昨公布小学科学科拟定的课程框架,其中「科学、科技、工程与社会」范畴,要求学生学习国家航天科技、科学及工程知识,举例建议小四生观看国家航天员的访问片段或文章,了解其事迹及贡献;小六生则学习国家在太空探索,以及在天宫太空站等航天科技的重要成就,学习欣赏国家的科研发展,「意识到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华基督教会基法小学资讯科技及STEAM主任伍展鸿表示,现时常识科少有强调国情,新科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进程,建立爱国价值观,形容课程「比以前更亮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认知,自然加强对国家的喜欢」,亦冀当局能阐释评核方法,如通过专题研习分析科研成果对社会及人类的影响,避免只流于背诵历史事件。
其馀3个范畴分别是「生命与环境」、「物质、能量和变化」及「地球与太空」(见附表),包括认识公平测试中涉及实验的各项变数、常见的微生物类型、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等,全科共有15个主题。伍展鸿留意到,部分内容属初中程度,「小学实验倾向直观性,不会强调太多测试原则」,宜多运用生活化实验教学,如制作面包等,由浅入深地讲解科学原理,「学生会学得识,但老师要将内容再拆细,多让学生边动手做边学。」
课时方面,小一至小二每周编排2节课,每年至少64节;小三至小六则每周安排3节课,每年至少96节。以每节课35分钟计算课时,前者合计至少37小时,后者则至少56小时。课程亦预留10%弹性课时,让学校自行安排课堂外的科学探究活动,如科学比赛、户外考察、参观等。
参考新闻:施政报告2023︱小学常识拆科 增人文科教国情 课程框架下月落实 2025/26学年起推行
教局办4场课程简介会
身兼小学校长的发展科学(小一至小六)课程专责委员会委员蔡世鸿表示,常识科分拆后课时虽然增多,但两科内容相辅相成,学生有空间深入探讨不同议题,「例如环保议题,两科皆有涉猎,学生能从态度和探究层面深入讨论」。当局将为每间资助小学各提供35万元「一笔过津贴」,添置教学设备,并于本月开始,就小学科学科及人文科展开4场课程简介会,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见。
本报记者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