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2023︱小学常识拆科 增人文科教国情 课程框架下月落实 2025/26学年起推行 

2023-10-26 12:10

《施政报告》宣布,小学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与科学科,2025/26学年起推行。
《施政报告》宣布,小学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与科学科,2025/26学年起推行。

推行逾25年的小学常识科,将面临改革。特首李家超昨在《施政报告》宣布,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及科学科,2025/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政府预留2亿元津贴资助小学,添置科学设施及设备,课程框架最快下月落实。有小学校长认为,人文科须符合「一国两制」原则,涉及国情内容「不能直接把内地那套搬过来」。

本报记者

推行逾25年的小学常识科,将面临改革。
推行逾25年的小学常识科,将面临改革。
特首李家超昨在《施政报告》宣布,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及科学科,2025/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
特首李家超昨在《施政报告》宣布,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及科学科,2025/26学年起分阶段推行。
当局最快下月公布相关课程框架。
当局最快下月公布相关课程框架。
人文科将增润中华文化、国史及国家地理元素,同时涵盖性教育、理财教育、资讯素养等常识科内容。
人文科将增润中华文化、国史及国家地理元素,同时涵盖性教育、理财教育、资讯素养等常识科内容。
消息指,人文科将与明年开办的初中公民、经济与社会科,以及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一脉相承。
消息指,人文科将与明年开办的初中公民、经济与社会科,以及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一脉相承。
当局将预留足够时间,让出版社编制教科书。
当局将预留足够时间,让出版社编制教科书。
为筹办新科,当局提供4000个人文科教师培训名额。
为筹办新科,当局提供4000个人文科教师培训名额。

 

参考新闻:小学常识科改革|校长倡高小加中史元素 学界普遍赞成高小科学独立成科


讨论多时的小学常识科改革,终敲定细节。《施政报告》提出在2025/26学年起,分拆为人文科及科学科,先在小一及小四级推行,2027/28学年全面实施。当局最快下月公布相关课程框架,人文科将增润中华文化、国史及国家地理元素,同时涵盖性教育、理财教育、资讯素养等常识科内容。


另设科学科 资助买器材

消息指,人文科将与明年开办的初中公民、经济与社会科,以及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一脉相承。当局将预留足够时间,让出版社编制教科书。为筹办新科,当局提供4000个人文科教师培训名额,又斥资2亿元,为每校一笔过津贴约30万元添置显微镜、模型等实验室器材。两科推行后,初小每周各2节课,高小每周各3节课,总计较常识科节数多。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人文科应运而生。圣公会圣十架小学校长陈颂康认为,当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时,应秉持「一国两制」的原则,「不能直接把内地那套搬过来」,提供弹性予学校按部就班施教,配合内地姊妹学校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爱国不是光说,而是一种连结。当学生接触过、有感觉,便自然产生情感。」

以往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曾掀起争议,消息人士昨强调拆科不等于「国民教育独立成科」。陈颂康认为,经过社会事件及疫情沉淀,家校循不同渠道接触国情教育,如举行升国旗仪式、中华文化活动等,对推动国教有信心,「当年大家都不认识,现在已不再是硬销。」


黄友嘉:丰富价值观教育

对于筹备科学科,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校长田少斌坦言,一笔过津贴恐只够装修,「现在物价很贵,买好一些的显微镜,要花上很多钱,但设备对教学十分重要」,他期望当局能「加码」,并为文科出身的教师提供培训。

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黄友嘉欢迎《施政报告》的教育措施,指人文科增润中华文化、国史及国家地理元素,丰富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内容;科学科从小装备学生21世纪所需的能力,加强发掘和培育本地具潜质的精英,培育未来创科界的生力军。教育评议会建议通过人文科加强学习国史,包括阅读不同朝代的历史人物事迹。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