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教科书加价4% 中学生开支高于通胀

2023-09-15 15:28

新学年教科书加价,消费者委员会调查发现,较多学校选用的教科书在新学年平均加价4%,升幅是8年来最高,连同作业、补充练习等,中学生平均购书费按年增加4.5%,升幅均高于同期通胀。调查发现有中学要求学生同时购买实体及电子课本,教育局表明学校须避免有关做法,以免加重家长负担。

消委会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平均购书费分别按年增4.5%及2.3%,高于通胀。 资料图片
消委会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平均购书费分别按年增4.5%及2.3%,高于通胀。 资料图片


仅33%中学提供免费教材

消委会收集60间小学和53间中学的书单、选科组合等资料,计算学生为购买的书本、作业、补充练习等学材,新学年实际须支付的费用,发现初中平均购书费为3498元,按年升4.7%,以英文科平均购书费最高,达770元;高中平均购书费为2469元,按年升4.3%,价格较高的选科科目,分别是化学、物理、生物、资讯及通讯科技,以及企业、会计及财务概论科,开支由约1824至2666元不等。

调查亦发现,大部分中学选用电子及实体课本兼备的套装,而非完全转用电子课本,令中一及中二的购书费升幅较高;提供免费校本教材的中学仅占33%,较去年跌2成。小学方面,新学年平均购书费为3202元,较上学年增2.3%,低于去年5.7%。


实体及电子课本不宜并购

教育局回应指,学校须避免要求学生同时购买印刷和电子版教科书,亦应尽量使用免费的教学资源,一直提醒学校须慎选课本和其他参考材料,并须考虑整份「学校书单」的价格;电子教科书协会认同,选用单本电子课本,长远有助减轻家长购书负担。教育出版专业协会回应称,各项成本及营运费用仍然持续上升,学生人数却持续下降,市场需求递减,业界已尽力抑制书价。

本报记者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