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课程指引》倡采小组学习

2023-09-14 11:47

个别特殊学校以个别教授方式,照顾特教生的学习差异。教育局昨公布《特殊学校课程指引》(试行版),把「须切合个人需要的学习」设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一对一教学模式有多项缺点,建议特殊学校采用小组学习,教师亦应与教师助理等支援人员协作,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育局今学年以试行模式推行《特殊学校课程指引》,当局昨向全港特殊学校发通函,要求学校参照《指引》建议及课程调适策略,优化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实施。《指引》指部分特殊学校,特别是取录智障学生的学校,为照顾个别学生的学习差异,在课堂上或课后采取个别教授,但增加学校人员的工作量、延长学生的轮候时间,亦错失机会,让学生之间有效互动与同侪支持学习。

教育局推出《特殊学校课程指引》(试行版),把「须切合个人需要的学习」设为课程目标之一。 资料图片
教育局推出《特殊学校课程指引》(试行版),把「须切合个人需要的学习」设为课程目标之一。 资料图片


教师「一主一辅」协作

《指引》建议采用小组学习形式,避免一对一教学的孤立情况。同时,教师与教师助理等支援人员,须加强团队协作,包括以「一主一辅」形式,由教师作为课程策划和实践的主导者,而教师助理则提供支援,协助教师将学生的个人优先学习范畴,融入学科的教学计划,支援个别或小组学生的学习,或在部分课堂协助大班学习,让教师专注指导学生。

特殊学校议会主席梁永鸿认为,新推出《指引》并非排除特殊学校,在考虑学生需要而「单对单」教学,「相对于学生在班上只与教师、教师助理等成年人互动,课堂上应考虑更多元素。」他指分组教学如何安排,须考虑校舍空间与人手的限制,建议再调高特殊学校的班师比例,加强支援。

本报记者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