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浩璋 - 科研成果商品化 培育本科生作Start-up生力军|科中创新

2023-05-05 16:07

透过企业及大学合作,将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实到商业化生产,最终将科研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产、学、研」理念,近年在先进国家地区愈趋普及,香港也有很多初创(Startup)企业成立,将科研成果付诸应用实践。大学在「产、学、研」这个过程中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没有其他合作夥伴的贡献,恐怕科研商品化的历程将更为漫长。我从事研究的生物医学,是其中一个有潜力实践「产、学、研」,为未来带来蜕变的学科。


提供支援及培养各方面专才

我对于生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及商品化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人类要活得更健康及提升生活质素,必须依靠生物医学方面的突破。在生物医学成果转化方面,香港有一些成功的例子,然而,即使本地大学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相关研究在进行中,目前的成功例子仍然稀少。

中央及特区政府近年非常支持本地创新科研,香港大学获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资助成立9个研究实际室,当中包括我担任总监的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Advanced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Centre)。我们的目标是将先进生物医学仪器的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可以应用的医疗方案,造福社会。创新生物医学深科技,其成果转化及商业应用,需要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夥伴参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角色,除了提供突破的意念支援创科企业,同时也负责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商业及法律等各方面的专才,并将不同的持份者连系起来。

将生物医学创意理念带到商业市场,是个复杂的课题。这些创新发明须经长时间研发,自然涉及更高的成本及风险,当中要符合不同地方的监管法规,需要医疗机构及其他业界夥伴的配合,作临牀试验和生产等。然而,香港在国家发展规划和特区政策的支持下,正努力构建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创科生态系统,这绝对有助加快生物医学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

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今年3月在香港科学园举办「创新生物医学深科技.成果转化与商业应用」专题研讨会,汇聚来自哈佛、剑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以及本港及内地的杰出学者及医学专家,探讨深科技医疗创新科技转化成商品,目前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最重要是,这个研讨会把不同界别的专家学者连系起来,参考不同地区的经验,作深入的交流讨论。


符合彼此利益长綫合作关系

将科研理念由实验室带进市场,现实确存在很多挑战。我们科研人员需要在思维上作出调整,从单纯的发表学术研究文章,进而要了解企业家的心态及想法,思考如何把研究成果应用及商品化发展。初创企业的成功,科研人员具备商业运作的知识非常重要,找到理念一致的商业夥伴组成合适团队,更是当中关键所在,团队中有负责领导的行政总裁,熟识商业运作的成员,这并不容易。工商业投资者与科学家,对科学的理解及期望往往南辕北辙,投资者渴望觅得可立即开发应用的知识产权(IP),科学家却着眼于研究结果的原创性,对于获得的IP是否能够或如何落实应用,未必有很深的看法。大家的看法不同,自然影响科研转化及商业化的时间表,在投资者角度是短至1至3年,但在科学家而言,可以长达5至10年。在初创企业中,科研人员及商业夥伴必须透过沟通达到共识,明白到这是须符合彼此利益的长綫合作关系。

过去投入及参与初创企业主要是有志于研究的博士生,我认为大学可以提供更多诱因,鼓励修读本科课程的同学更早参与初创计画,让他们获得企业运作的实际经验,装备自己面对日后初创世界的各种挑战。其实港大已展开了有关核心课程,设立平台让学生及教研人员跨学科合作,并由顶尖企业家担当导师分享经验。海外大学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有类似措施,在校园培养企业文化,让本科生获得实际技巧及经验,迎接初创世界。

文: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中心总监、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学系教授岑浩璋


本栏欢迎院校学者投稿,分享个人学术见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为限,查询及投稿请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5月5日教育版专栏「大学之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