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王锦辉设科创中心 沉浸式场景上课添趣味

2022-09-15 00:00

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减少了体验学习,海外交流团更全面停办。为了提升同学的学习趣味和效能,并突破地域限制,位于沙田的直资学校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斥资约二百万元,开设「所罗门科创教育中心」,当中最瞩目的,是设置了六米乘六米的沉浸式学习空间InnoCave,可以配合VR和AR等装置使用。总校长陈伟佳指,现时设InnoCave的中小学不多,相信规模是本地中小学之中最大,期望有关设备可引入各科课程。

记者:陈艳玲 摄影:何健勇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透过沉浸式学习空间,学生可置身不同场景。
透过沉浸式学习空间,学生可置身不同场景。


「黄河的声音是怎样的?你们闭上眼听听!」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中文科老师王嘉航,早前就在小学部校舍新设的「所罗门科创教育中心」,利用沉浸式学习空间InnoCave,带领小二生「穿越」到唐代,教授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登鹳鹊楼〉。

当换上古装,化身成王之涣的王嘉航,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时,地板屏幕就出现滔滔河水的画面,甚至还「流过」同学的脚边,加上水流澎湃的声效,让同学恍如置身诗人身处的境地,了解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其后,王嘉航再把主屏幕调至鹳鹊楼,让同学看看身在鹳鹊楼内部,以及登上最高层时,所看到的风景又有甚么不同,再加上提问和引导,向同学解释为何「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中文科老师王嘉航(后排右)利用沉浸式学习空间,教授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登鹳鹊楼〉。
中文科老师王嘉航(后排右)利用沉浸式学习空间,教授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登鹳鹊楼〉。


InnoCave体验瞬间转移

总校长陈伟佳表示,该校早于创校时,已提出着重学生的中、英文能力,而资讯科技亦是重点发展项目。「这十多年来,资讯科技发达的程度,可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快。作为一所学校,我们要装备学生,所以要不断升级有关资讯科技的设备。」

陈伟佳指,该校的资讯科技设备,向来走得较前,包括设立「21世纪教室」,添置Smart TV、互动电子白板等。为了增加同学学习时的互动,该校获有心人捐款,斥资约二百万元,改装电脑室为「所罗门科创教育中心」,并已于今年五月启用。

该中心除了可用作学写编程之外,还设置了六米乘六米的沉浸式学习空间InnoCave,有投射装置,当配合VR(虚拟实境)和AR(扩增实境)装置,再配合不同教学软件时,即可让学生身历其境,例如瞬间到了大英博物馆看文物,或在火山口看熔岩流过,甚至到达火星表面,了解其环境和气候,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配合不同的教学软件和器材,同学可有不同的学习体验。
配合不同的教学软件和器材,同学可有不同的学习体验。


装备新世代 拟引入各科

副校长(小学部学与教)李家荣表示,传统的教育是单向式,或透过2D画面传送知识,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现时已发展至进入元宇宙,小朋友毕业后的世界,肯定跟现时更不同,所以学校应好好装备小朋友,包括知识和创意。「若在固有的框框内学习,学生难以发挥创意,但透过InnoCave的学习体验,创意和空间是无限的,学校可更大胆让小朋友发梦,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发生。」

陈伟佳表示,现时中小学设InnoCave的学校不多,他亦相信该校沉浸式学习空间的规模,是全港中小学之中最大。

而在「所罗门科创教育中心」启用前,校方亦有给予老师们训练,并鼓励他们使用相关器材,在不同科目做试验,希望可引入课程。例如在语文科的作文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描写风景时,就可投射出瑞士风光,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在体育科,亦可有不同的体适能训练。

总校长陈伟佳表示,资讯科技向来是该校重视的项目,因此该校亦需要提升设备,以配合时代的进步。
总校长陈伟佳表示,资讯科技向来是该校重视的项目,因此该校亦需要提升设备,以配合时代的进步。


疫情成契机 师生熟习IT

事实上,新冠肺炎疫情,亦是学校发展科技的契机。陈伟佳指,在学校停止面授期间,老师和学生更多机会大量地使用资讯科技,用不同教学软件,学生在应用上亦较以往纯熟;而在沉浸式学习空间内,只须透过转换软件和器材,全班学生已可即时身处不同场景,「即使在疫情下,未能亲身去大英博物馆,亦可三百六十度观看木乃伊,但当然,能亲身去看是最好。」

副校长(小学部学与教)李家荣相信,在科创中心内上课,可激发学生创意。
副校长(小学部学与教)李家荣相信,在科创中心内上课,可激发学生创意。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