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妈惨受C-PTSD困扰 靠阅读分散注意力

2021-12-09 15:32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我英文不好,竟然嫁了个外籍丈夫。我不在乎天长地久的爱情,好可能因为言语不通,我懒得跟丈夫争拗。我跟这个丈夫结婚,不求深入的了解沟通,也许只是为了动物之间的陪伴和温暖!我不懂得爱,也不知一个被爱的人是怎样的,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被爱。」

「妈妈年幼时被父母卖给老头子,生下三个孩子。后来跟一个男人私奔,生了两个儿子,那个男人对妈妈动粗,妈妈最后嫁给我的爸爸,我就是这段婚姻中唯一的孩子。我和父母的关系不好,我成绩一直很差,还被同母异父的哥哥多次性侵,但妈妈知道后无动于衷。我对妈妈的愤怒,比对哥哥还深。」

「我做过很多行业,但工作都维持不长,原因是我和同事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我的人际关系很不好。不时有坏情绪,当『它们』袭击我时,我有不如死了乾净的冲动。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会打防止自杀组织的热綫,一边倾诉,一边等待坏情绪突袭的离去……」

Fanny的故事,令我感到惊心动魄。她患上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PTSD),长时间承受着生理、心理的折磨、打击,尤其在成长过程中,她跟亲人陷入与加害者一种难以抽离脱离的关系,形成C-PTSD。而C-PTSD最常见的,就是坏情绪的回闪(Emotion flashbacks)。吃了药后,Fanny的坏情绪有了改善,她开始学习新的事物:园艺、手工等。她的丈夫是厨师,她晚上会到餐厅帮忙。

Fanny最大的长处,是喜欢看书,尤其是科普类:「科学能带给我安静有序的感觉,宇宙实在精妙奇趣!」令我惊讶的是在她饱受情绪和身体创伤之外,还保持好奇心和对学习新事物的热情:「有一次我想寻死,但想看那本侦探小说的结局,就打消了念头。」我不禁在想,除了心理和药物外,Fanny疗愈的契机,就是发挥了她的求知欲,这就是优势为本(Strength based)的康复过程。若果知识是一种快乐,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

电邮:[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为私人执业精神科专科医生,育有两子。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2月9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苗想teen开|Brenda:我就快不行了

苗想teen开|复利效果

苗想teen开|不可以罚学生?

苗想teen开|我们都想得太多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