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谈陶艺

2020-09-10 11:24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又到九月开课的日子,想起当年中一新丁的我,最感新奇的就是上陶艺课。陶艺教育在香港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大概有十多所中学开设,并同时列入香港中学会考科目,而我正是考生之一。

自己当上中学美术老师后,在对陶艺的情意结下,总想让学生最少体验一次陶艺创作。摸着泥的感觉是很奇妙的,用手搓泥,感受质感,若泥搓乾了,便要加一点水再搓。手艺好的,可徒手按揑,或以工具挖空,运用泥浆,以围条法或泥板法来塑造作品。再高一层次的,则可运用拉坯机,把泥团放在转盆上,把持好重心,随着转盆拉出瓶、碟、碗、樽和杯,甚至连茶壶也可拉出。作品要待乾透,然后素烧、上釉,再釉烧;师生共同经历作品诞生过程。作品或会因结构造型、温度窰变等问题而破裂,未必有预期中的理想效果,甚至令人失望,但似乎大家都乐于「冒险」,继续陶艺创作。

陶艺科能在学校推行,校长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翻开我校校长班佐时牧师的创校回忆录,其中一节就谈到她要为陶艺室找最好的窰。另一令我难忘的是许俊炎校长,他在每一年的毕业礼上,都会以学生的陶艺作品作为致送嘉宾的纪念品。以视陶艺科为校本特色的学校实在不多,偶有听闻某小学提供陶艺学习,追问之下,原来亦和校长喜欢陶艺有关,所以在设计课程时便考虑到陶艺,并在财政拨款上留有预算。当前各校都在以「STEM」为目标,仍能争取陶艺作为科目实在难能可贵。

今天提陶艺,最广为人知的相信是电影《人鬼情未了》的其中一幕:一对爱侣,满手是泥,在拉坯机前,伴着浪漫的《Unchained Melody》,彷佛这便是陶艺。对陶艺的联想或许应放回古文物上,在中国便可从新石器时代说起;每一件陶器都有故事,而且充满智慧。这也让我想起名字叫乐陶或爱陶的学生和朋友。谈陶说艺,与旧生见面,他们说起那件在校创作的陶艺小品还在家,我则不禁回应:可我小时候做的陶艺全都在家呢!

梁志芬
作者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前会长及现任增补委员、资深视觉艺术科科主任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9月10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