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银发经济 释放长者生产力
2024-11-18 00:00劳福局日前发表人力推算报告,指出本港在2023年的人力供应约为350万人,但人力需求则达355万,出现约5万人的落差。预计到2028年,人力供应短缺更会倍增至18万人,尤其以熟练技术人员最为严重,欠缺约6万至6.5万人,包括屋宇及机电设施技工、升降机及各类船只的维修人员等。此数字已计及近年经济增长放缓和企业增加使用创新科技对人力需求的影响。
劳动力短缺主因是香港人口维持老化和少子化,再加上近年的移民潮、海外升学潮和内地单程证新移民减少等。虽然政府近年已推出多项措施,希望可鼓励港人生育和吸引更多海内外的年轻人才来港;但前者即使有效,港人愿意多生一两个,亦最少要等十多二十年才能转化成劳动力增长;后者暂时见到一定成效,有数以万计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才申请或经已来港,但他们大多是高学历、高技术人士或已「上岸」的投资移民,无法解决本港中基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香港长者仍然有心有力
随着香港教育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家长普遍望子成龙、重文轻武的心态,导致绝大部分本地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上述中基层技术工作。政府近年已加强推动职专教育和更多元化的学生生涯规划,设立应用科学大学等等,但移风易俗需时。有些大城市例如新加坡,则是通过大量输入外劳,来填补本地的体力劳动工种和中层技术人员空缺,让有限的本地劳动力集中从事高技术和高收入工作。惟香港因政治及居住空间等理由,难以照办煮碗复制。
另一个中短期的应对方法,是延长、善用及提高年长人士的劳动力和生产力,这正是现时建造业和维修技工行业的普遍情况。事实上,随着医学进步,不少年过60岁、以至70岁的香港长者仍然有心有力,希望继续工作赚取收入,以至令晚年生活有所寄托。太早退休完全不工作,反而会令部分长者失去生活动力和社交圈子缩窄,并因收入「清零」而不敢出外消费,影响生活质素和身心健康,自然会老得更快、病痛更多,继而增加政府的医疗及社福开支,对子女(如有)及照顾者造成更大负担。
政府在今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其中一个工作重点便是「释放银色生产力」,内地称之为「反聘」。除了政府公务员及个别大机构,香港并无指定的退休年龄。然而,人老了,其体力、记忆力及集中力等整体生产力难免逐步下降,亦未必想持续每周5天及朝九晚五上班,因此需要在工作种类、时间和环境上作出调整,例如更弹性的上班时间和聘用条款,善用各类乐龄科技以减少体力损耗和发生意外的机会等。
政府在政策上也需加以配合,包括检讨相关的雇佣法规和长者福利发放准则;向有意重投社会或转换合适行业工作的长者提供培训;向「反聘」人士及愿意以特别条款聘用长者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税务优惠以至津贴;资助企业购置便利长者员工的乐年科技产品等。更重要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减少雇主、同事,以至顾客,对年长雇员及服务员的歧视,当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
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若能有效释放长者生产力,除了有助纾缓劳动力不足,长者有了一定收入,亦会更有信心外出消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银发经济」是将长者看成消费者,不要想尽办法逼他们使钱、按楼或投资,而是让他们在晚年仍能发挥所长,贡献社会,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