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精英的「后盾」容医生

2024-08-12 00:00

容树恒多年来以义务医生身份,为港队运动员提供医疗支援。
容树恒多年来以义务医生身份,为港队运动员提供医疗支援。

「多谢容医生!」近日巴黎奥运,多位香港运动员在访问中,感谢中大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系主任容树恒的付出。多年来,他以义务医生的身份,为港队运动员提供医疗支援,并在中大创办运动医学硕士课程培养人才。他坦言,本港运动医学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建议政府大力推动「医体融合」理念,将运动元素融入医疗架构,建立完善的运动医学支援体系,为本港体育专业化注入新动力。
「近期很多传媒朋友希望我分享运动员的故事。」坐下没多久,容树恒露出一丝为难的笑容,谈及坚守的「三不」原则——不谈尚未出赛的选手、不讲述运动员未曾公开的事,也不深入探讨其病情,「多年来当然有很多故事,但当中牵涉私隐,作为医生,我也有专业操守。」他坦言,经反覆斟酌后才决定接受专访,除了上述原因,也为免被指「抽水」,「运动员身边有许多提供支援的人,我只是其中一个帮助过他们的小角色。」

他说得云淡风轻。事实上自2001年起,他便开始在香港体育学院担任义务医生,多次随港队出征全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要赛事。每逢出队,他与团队比运动员起得更早,忙于诊疗直至深夜,甚少有休息时间,返港后亦常抽出私人时间为运动员治疗。
身兼多职 从未抱怨工作繁忙

这只是他的「义务工作」,容树恒的正职是教授兼专科医生,每周固定有三天在威尔斯亲王医院门诊,另外两天进行手术。此外,他还要到中大授课、出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研究工作。尽管工作繁忙,他从未抱怨,「我很感恩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再累,从事临床工作都是我的安乐窝。」

这份对医学的热爱,也让他乐于传授知识。在他的努力下,中文大学于2004年开设全港首个运动医学及健康科学理学硕士课程,20年来培训逾千名本地及外地的运动医学人才。

见证历年医学发展,容树恒说,香港的运动医学处于亚洲和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才培训、医学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问题在于,该种领先未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力。

「香港医学架构上并没有运动医学的专科。」他特别提到,缺少法定认证机制,外界难客观判断从业员水平,使从业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机会受限。过去数年,他受邀到台湾、泰国和澳门,担任当地运动医学专科医生注册考核的考官,亲身感受到相关专科在其他地区的蓬勃发展。他再举例,2008年北京奥运后,内地的中华医学会增设运动医学分会,与其他专科并驾齐驱,「京奥距今已16年,香港仍由民间自发推动运动医学。」

另一隐忧是本港体育文化虽有缓步成长,却反覆起伏,容树恒慨叹,在奥运、亚运等大赛期间,市民热情高涨,但数月后气氛便冷却,许多球队和体育总会在资源紧绌下,难投放在医疗,「至今仍有球队因资源限制,只能送伤员到急症室就诊,再转介轮候专科,而部分医院的磁力共振检查更需排期1年以上,实在不太理想。」

他提到,近年足总要求港超联球队须为球员购买医疗保险,帮补球员的医疗开支,属一大跃进。然而,外地球队做得更彻底和完善,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地的球队,多数已聘请专职医生和物理治疗师随队,「考虑到当地资源和薪酬水平,香港相对较难聘全职医疗人员,但制度上连请兼职也有阻碍。」

容树恒直言,「医生要用自己的假期,放下工作随队服务,若任职公立医院,更需面临繁琐的申报程序。」他提到,如总会提供机票住宿等,医院或当局或以利益冲突为由不予批准,近年国际赛事越趋频密,私家医生也难多次请长假,人员安排上变得棘手。
倡政府出面协调 增人手弹性

反观日本,当地足协与公私营医疗机构有合作协议,支持医生为代表队服务,有数十名医生轮流兼职。他指,类似障碍也发生在物理治疗师身上,「除了足球,其他体育总会同样面对类似困境,非民间和学界可解决,必须由政府出面协调。」

在他看来,本港运动医学发展仍大有可为,自东京奥运后,政府已意识运动专业化的重要性,「我认为可再大胆向前走。」他期望是次港队取得佳绩,能推动当局加大投放发展运动医学,不仅为了运动员,也为普罗大众的健康。

他多年来致力宣扬「Love sports, play smart」(爱运动、爱健康)的理念。自2008年起,其团队通过「运动医学在社区」计划,举办数百场工作坊,培训数千名市民「聪明地」运动,掌握正确的热身、预防受伤和及时求医之道。

「运动是良药,能保障健康,降低医疗开支。」容树恒说,虽是老生常谈,然而昔日市民和医生少有回响,强调已有充分科学根据,证明适当运动有助健康。他详细阐述「医体融合」的概念,盼将运动元素渗透至现有医疗架构,「未来医生看诊时,除开药和动刀,还有第三个选择——开『运动处方』。」
盼参考内地 善用科技鼓励运动

可惜的是,他过去多次向当局献计却未能如愿,「祖国在『十四五』规划已明确提出『体衞融合』,是国策所向。」去年他到访内地多地,以嘉兴市为例,当地已建立完整的检测中心和中央数据管理系统,善用科技让运动更添趣味,且持之以恒。已登记的市民于运动场所活动时,人脸识别系统能自动记录各项数据,「可了解指定时段和区域内,有多少人在做运动,每人分别做了哪些运动等。」

容树恒认为,香港难复制内地模式,但可参考当中「测、评、导、练」的理念,为市民提供测试和评估服务,经适当的指导和监察,定期检讨成效。过程中需要医生、物理治疗师、体适能训练员等合作,「这正是产业化和专业化,可藉18区社区健康中心作切入点,惟须政府各部门支持。」

奥运落幕,意味新机遇的开始。容树恒期望公众在喜悦庆祝之馀,多关心香港的体育发展,例如运动员的福利、退役后的保障,以至运动医学发展,「多些讨论,希望能为政府提供好的意见,共同推动香港体育前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