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加学费减学生负担 拟分三年逐年上调

2024-06-20 00:00

政府拟在2025/26学年起连续3年调升大学学费。
政府拟在2025/26学年起连续3年调升大学学费。

本港资助大学学费酝酿加费多时,《星岛网》昨日率先报道,政府拟于明年起,连续3年调升资助大学的学费,建议每年加幅为5%至9%,据悉政府将于日内宣布加学费的建议,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昨早与部分立法会议员会面讲解。教育界议员朱国强称,据了解,3年间每年的加幅约为7%,即学生由明年起要交多近3000元学费,他认为加幅过高,忧虑造成「学贷变学债」。另有议员引述当局表示,学费加幅「温和」,但未提及实际数字,又认为现时调整学费,属合理做法。

蔡若莲早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八间资助大学学费的学生成本收回率只有约13%,未达目标成本收回率的18%。她当时透露,八大正与教资会商讨2025/26至2027/28学年的3年期规划,政府有机会在2025/26学年起调整学费,但强调不会「一步到位」上调学费水平至目标的18%水平。

本报昨日获悉,政府拟于2025/26学年起,逐步上调资助大学的学费,初步计划连续加费3年,每年加幅为5至9%。现时八大本地本科生的学费,划一为4.21万元,若要达致收回成本18%的目标,学费须调升至约5.8万元。

本报以大学学费每年上调9%推算,若学费由2025/26学年开始增加,至2027/28学年,学费最高可达5.45万元,但仍未达至当局所指的18%目标收回成本率。本报曾向教育局查询加学费的时间表、调升幅度和加学费后如何支援学生需要,截稿前未获回覆。

不少大学生昨得悉消息后,认为加学费会加重经济负担。大学三年级生梁同学认为,加学费或会导致更多学生赴海外升学。张同学则认为,部分学生本身因经济原因,已需要向政府借贷交学费,再加学费只会令情况雪上加霜。
邓飞料下周二行会通过后公布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表示,蔡若莲昨早约见他与多名议员,讨论逐步上调大学学费方案。他透露,据了解每年加幅约为7%,即首年将调升约2950元至约4.5万元,而2027/28学年则会加至约5.16万元。他又向本报表示,由于加费3年后仍未达收回成本18%的目标,估计之后仍会继续调升,但相信要留待下届政府决定。

朱国强又认为,加幅以去年全年整体通胀率2.1%对比是偏高,应考虑家长和学生的承受能力,认为若将加幅调低至4或5%,并摊分于较长时间增加,社会较容易接受。

教育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教育大学协理副校长周文港则认为应尽量避免加学费,即使加学费亦要保持克制,例如按通胀或公务员加薪的水平厘定。

立法会议员、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引述蔡若莲称加幅「温和」,但未提及实际加幅。他认为学费20多年未有调升,调升学费亦属合理,政府有需要启动加费机制。他称,大学加学费只须经行政会议审批,估计最快下次行政会议后,即下周二将公布。

立法会议员、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认为,学费有需要加价,追回与目标收回成本18%的距离,「学费5%至9%的加幅并非令人感到压力的数字」,又引述蔡若莲表示,会提高学生贷款和资助金额。他又称,大学亦会提供助学金,协助有经济需要的学生。

朱国强相信学费增加后,学生借款额提高,会影响政府财政负担之馀,忧虑「学贷变学债」,甚至重现过去有学生无法偿还而破产的情况,促请当局留意。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