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客服肆虐 5个月狂骗1.9亿

2024-05-29 00:00

苦主马先生(化名)现身,讲述接获假冒淘宝客服来电遭骗财44万元的惨痛经历。
苦主马先生(化名)现身,讲述接获假冒淘宝客服来电遭骗财44万元的惨痛经历。

「假冒客服」骗案近期有急增趋势,不少市民被冒充淘宝网、天猫等网购平台客服的骗徒诈财,本月更开始出现假冒抖音、TikTok 等短视频平台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客服的骗案,总计今年初至5月中有585名市民被骗去1.9亿元。警方呼吁,市民如收到相关平台客服来电须提高警觉,如有怀疑应致电「防骗易18222」热线查询,亦可在「防骗视伏器」网页或「防骗视伏 App」手机应用程式输入相关网址、电邮、电话等资料查核真伪。
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尹佩仪及高级督察郭丽儿讲述「假冒客服」骗案趋势。她表示,警方于今年1至4月录得468宗相关骗案,其中4月份录得207宗,是今年以来最高,数字比3月份大增近8成,至于5月截至15日则录得115宗;总计今年初至5月15日有585名受害人被骗去1.9亿元。
4月录207宗  飙升8成创新高

郭丽儿指「假冒客服」骗案受害人全是本港市民,年龄介乎16至87岁,当中40至60岁人士有近5成,60岁以上人士占近3成;受害人损失金额由1000元至416万元不等,6成人被骗金额多于10万元,被骗逾百万元的案件有33宗。损失金额最高的个案发生于今年1月14至15日,受害人是任职保险经纪的70岁女士,她堕入假冒淘宝客服的骗徒陷阱,痛失416万元巨款。

行骗手法方面,郭丽儿指骗徒会致电或透过WhatsApp、FaceTime等联系受害人,并假扮网购平台或短视频平台客服,讹称他们开通了VIP会员收费服务,会扣取几百至几千元;骗徒也会假扮支付平台或公司客服,诱骗受害人付款申请「保险保障」服务,或讹称他们的支付帐户开通了该服务,若不取消需每月扣费。
骗徒软硬兼施  诱苦主转走存款

上述骗徒均要求受害人即时到指定银行或地点办理取消手续,若不立刻前往就会扣钱,受害人往往因假日或其他原因没法立刻前往而失了分寸,此刻骗徒提出可经他们已开户银行透过电话或网上处理,藉机要求提供名下所有户口及信用卡资料,继而将电话转驳至冒称「银行客服」跟进「手续」,要求受害人连续数小时透过视像通话对答,以便完全掌握其举动及令他们难以冷静求助。

当受害人深陷骗局,骗徒会讹称他们的户口已被冻结,或恐吓如不依从指示,户口就被冻结,亦有骗徒指他们牵涉可疑交易,再指示将存款转帐至指定户口作为保证金,强调稍后会退款,当中不少骗徒要求小额转帐并即时退还,令受害人放下戒心,其后再指示经户口转帐或者信用卡透支指定金额到指定户口。

也有骗徒会指导受害人开立新的网上银行户口,并套取户口控制权,再指示受害人将所有户口存款转到该网上户口,最后提取所有款项。郭分析,骗徒运用了心理战术,包括限时、心理威胁和软硬兼施,令骗徒得以在一至两日内骗财。

尹佩仪总结,今年首4个月案件全部涉及假冒网购平台客服,5月起开始有假冒抖音、TikTok 等短视频平台客服,以及假冒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客服的骗案出现。此外,有骗徒假冒一般商户客服,声称受害人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主动退款,诱骗受害人登入假网站填写银行卡资料及验证码,从而骗取金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