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达人6大法宝轻松走塑过日子

2024-04-05 00:00

锺芯豫「走塑」10年,她表示,塑胶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影响深远。平日她会自备重用餐具、水樽、便携杯及面包袋减少使用塑胶产品。
锺芯豫「走塑」10年,她表示,塑胶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影响深远。平日她会自备重用餐具、水樽、便携杯及面包袋减少使用塑胶产品。

即弃塑胶产品管制于本月22日实施,食肆将禁止提供或销售发泡胶餐具及饮管等即弃塑胶餐具,「走塑」旨在鼓励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选用可重用或非塑胶的替代品。《星岛申诉王》访问「走塑」10年的气候倡议者锺芯豫(Natalie)分享贴士,一起在4.22踏出「走塑」第一步。
港人在日常生活制造的塑胶垃圾数量相当惊人,根据环保署2022年《都市固体废物报告》数字,人均每年弃置约1940件胶餐具,全港每年弃置146亿件胶刀叉。《星岛申诉王》进行街访,发现普遍市民认同「走塑」势在必行,惟在日常生活中仍难避免使用即弃塑胶餐具及塑胶产品。
塑胶对人类生态影响深远

塑胶产品包括塑胶餐具,即使弃置于堆填区也需花数百年时间才能分解。从小关注环境变化的气候倡议者Natalie,早在求学时已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即弃塑胶。她表示,塑胶垃圾落入海洋及河流会分解成微塑胶,被海洋生物误食,最终又回到人类食物链。她又引述研究指,一些初生婴儿血液中也含有微塑胶,可见塑胶污染对生态环境,甚至对人类健康同样影响深远。

走塑最好由个人做起。Natalie分享她日常走塑「法宝」,第一就是具一定容量的环保袋,方便日常购物,减少使用胶袋,而里面可以收纳日常用到的可重用餐具及容器。

自备小水樽是第二宝,Natalie指胶水樽是最容易避免浪费的塑胶产品,她建议大家袋里常备一个小巧水樽,需要加水时,可透过手机应用程式寻找附近水机,减少购买樽装水。
自携杯饮咖啡 省钱又环保

另外,不少上班族有喝咖啡习惯,Natalie推介自备一个便携杯盛载饮品。现时不少连锁咖啡店也提供自备杯优惠,既为环保,又能省钱,可谓一举两得。

接下来是食物容器,Natalie建议大家选择一些环保物料制作的可重用餐盒,例如她选用竹制封盖餐盒,具备防漏设计,即使盛载汁液较多的食物时,也可保持整洁。

此外,她还自备一些具有防污层的环保面包袋,既方便收纳、清洗,又可携带一些面包轻食,甚或盛载吃剩的东西,减少浪费。

至于自备餐具,不少人嫌不便携带及清洗。Natalie第六宝就是从自备一对筷子开始,既可以吃饭,又可以夹餸,是一个万用的选择。清洗方面,可选择一些带外盒的餐具,用完简单抹乾收好,就可以带回公司家中清洗。清洗时,可用吃剩的果皮加糖和水制作果皮酵素取代洗洁精。

万一未能带重用餐具外出,Natalie建议使用渐渐普及的餐具租借服务,简单支付低廉按金借用餐具,达至走塑。
简单做起 自备餐具开始

她提醒,疫情后增加使用即弃口罩与消毒湿纸巾,大家也可选择一些替代品,例如转用可清洗重用的布口罩,而消毒湿纸巾则可以用一般毛巾、纸巾,加上消毒洁手液代替。

最后,Natalie鼓励市民尝试把4.22当成一个契机,尝试从生活细节入手,从自备一个水樽,一份餐具开始,一起逐步实践走塑生活。

市民张先生承认,自己一家四口偶尔会吃外卖,单单是刀匙叉等胶餐具便用上超过10件,尚未计算胶袋及食物容器及湿纸巾等。他解释取用即弃胶餐具主要是贪方便,减省清洗餐具时间。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