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从北上消费看香港经济浅变量与深变量

2024-03-31 00:00

大批港人趁着复活节假期,或回乡拜山,或北上消费,深港多个口岸人潮涌涌,有媒体人惊呼这是「港版春运」,也有个别媒体人祭出陈词滥调,宣称消费力外流令本地商家受压云云,不仅经不起推敲,更重要的是失之于浅薄。在讯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被眼花缭乱的眼前数据被迷惑,在浅变量面前失去了判断力,而看不清背后的大趋势、深变量。

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啓宗的《最后的股东函》一文近日风靡内地网络,反而在本港鲜有人谈论,而恰恰最需要阅读此文并深思的是本港读者、本港工商界,因为他所讨论的不仅仅是地产「行业和业务的重大问题」,更是香港发展的重大问题。他把香港当前所面对的挑战与问题,归结为三点:「围绕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系列不幸问题、疫情的影响,以及中美紧张局势升级的牵连打击」,他更深刻地指出,「香港过往所享的繁荣,是建基于高地价等不可持续的因素,出现重大转变是难免的」。因此,他强调,「惟有变化才是永恒。当外在环境改变,每个人、每个城市、每个国家都必须作出调整,才能求存求荣」。

香港经济当下遇到困难,这是不容否认的。这其中既有香港本身的问题,也离不开中美战略博弈的影响所及,亦有疫情三年的重创。世界变了,香港也必须转变,而过去三年多来,香港在政治重构的同时,经济发展的深层逻辑和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

举其要者,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特区政府转变了经济发展的旧逻辑,放弃了旧有的「积极不干预」策略,也不再是「大市场小政府」的旧思维,而是更多地体现出有为政府的特点:推动再工业化,推动全球招商引资,设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等。这种思维的转变将会带来行动的改变,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升。

其次,在相当长时间内,香港经济高度依赖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欧大国。而如今,香港与东南亚、中东的经济往来正在深化。这既是逆势而上,在美国的经济胁逼下不得不调整;也是顺势而为,主动拥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香港法律界、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都会带来巨大体量的商机。

香港经济的变化、调整业已在推进中,不过这种变化与调整并非一蹴而就,作为趋势的深变量也并非能够像浅变量那样迅速呈现在公众和公共媒体眼前,因此很多时候公众往往是无感的。但是,一旦趋势成型,将会焕发无穷力量。

至于北上消费,确实是在政治重构完成之后大湾区融合加快的产物,但对于香港的长远竞争力当然是有益的。北上消费的毕竟只是几十万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留港消费民众以及来港消费的内地游客的消费体验,如何真正吸引并留住全球的高端消费。
香港正思研究院院长  陈少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