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市民倘用指定袋 垃圾徵费可进帐18亿

2024-03-02 00:00

垃圾徵费将为库房贡献17.9亿元,较政府早前预计高最少八成。
垃圾徵费将为库房贡献17.9亿元,较政府早前预计高最少八成。

垃圾徵费推迟至今年8月1日实施,《财政预算案》估计下年度的垃圾徵费收入可达17.9亿元,较政府原先预计徵费初期每年收入8亿至10亿元高最少8成。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昨日表示,垃圾徵费的目标是推动减废回收,并非藉此收取更多费用,因此立法时已承诺会在未来投入与垃圾徵费收入相若的资源,推动减废回收工作,达至专款专用效果。
谢展寰:款项推动减废回收

谢展寰昨日出席《财政预算案》记者会时表示,有关数据按一半市民用指定袋的使用量计算,相应收入约为16亿元,另外亦涉及约2亿元的「入闸费」。他指,实际收入仍视乎市民是否循规、适应程度和是否参与减废回收等。至于垃圾徵费先行先试计划,他称仍在准备当中,会适时公布细节。

谢展寰又说,政府会继续推展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试验,同时会透过跨专业部门的合作,在九龙湾的机电工程署总部大楼内推出太阳能发电建筑先导计划。而低碳绿色科研基金亦已获政府注资4亿港元,就能源及可载新能源、智能绿等批出30个项目,以减碳及加强保护环境。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表明,无意取消长者2元乘车优惠及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但今年内将完成检讨。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昨表示,「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由2019年推出至今已调整过数次,今次将检讨每月津贴门槛、比例和上限等,以确保在财政可持续下继续推行计划。林世雄又说,交通津贴计划有逾200万人受惠,现阶段说明会否调低津贴额是言之尚早。他指,目前每月交通费超过400元,政府就会为超出的实际公共交通开支提供3分1补贴,若门槛降低至300元,受惠人数将会更多;但若同时调低每月400元的津贴上限,又会对部分市民有影响。

至于长者及残疾人士的「2元乘车优惠」计划,则由劳工及福利局负责。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