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史学家年奖」三男女夺殊荣

2023-12-24 00:00

锺卓弘(中)相信「历史人」有使命改变大众对社会的观感,曾倩瑶(左)则期望政府亦能出一分力。旁为吕卓谦。
锺卓弘(中)相信「历史人」有使命改变大众对社会的观感,曾倩瑶(左)则期望政府亦能出一分力。旁为吕卓谦。

近年政府大力推动国民教育,包括在小学设立人文科,丰富国情和历史内容。今年的「青年史学家年奖」昨举行颁奖典礼,3名得主之一的曾倩瑶认为,过去常识科的中国历史内容蜻蜓点水,靠学生主动学习;改革后则可让学生在课堂更深入认识国家历史。另外,社会对修读历史的出路抱持怀疑态度,另一名得主锺卓弘便因就业考虑放弃入读历史系;他认为要靠「历史人」努力改变社会观感,曾倩瑶则期望政府不要只偏重创科发展。

第12届青年史学家奖颁奖礼昨举行,奖项由三人夺得,包括现就读香港大学文学院、毕业于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书院的曾倩瑶。她形容历史「为了现今的议题、反映当下」,举例近代历史学家研究妇女史,全因近代妇女地位提升,「正正历史是反映当下、解决问题,我们更要求实求真。」曾倩瑶期望日后继续深入研究历史,在有争议的议题找出新见解,同时推动历史普及化。
历史反映当下求实求真

曾倩瑶分享,历史兴趣源自以历史为背景的游戏,和小学常识科教授历史的课堂。不过她亦认同常识科的历史课时有限,内容甚至蜻蜓点水,「很多知识都是在图书馆借书看才知,现行的课程下要学生认识国史,需要学生很主动学习。」对于2025年常识科将逐步分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她认为随人文科的国情内容比常识科多,除了历史内容更深入,亦会有更多时间师生讨论。

另一名得主,毕业自乐善堂梁植伟纪念中学的锺卓弘,形容读历史是公民责任。不过历史在普罗大众除了有沉闷的印象,亦认为大学修读历史出路狭窄;本来立志入读中文大学历史系的锺卓弘,最后入读中大的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他解释正是考虑就业出路而放弃入读历史系,「读中文系毕业后还可以做作家、出版、记者,但读历史似乎出路有限,只能继续研究和进修。」同获青史奖、毕业于培正中学的吕卓谦则未有多想,随兴趣入读北京大学的历史系。
望加强推动历史研究

锺卓弘认为,自己身为历史人肩负使命推广历史。他回忆中三选科时,亦曾游说朋友选修中史,「跟他们说写文只是读中史的其中一环,除了可以看到中国发展的脉络,甚至可以找到自己有兴趣的知识。」曾倩瑶认为政府亦有责任改变社会观感,「大众的观感是出于时代变化,古代看重历史,因可考科举入官场;现在政府推行创科,大家固然关注相关科目。」她期望政府能加强推动历史的研究和活动,引起更多市民关注。

昨同场亦颁发「全港中学中国历史研习奖励计划」的奖项,初级组一等奖由沙田崇真中学的张睿朗和华英中学的黎梓翘夺得;高级组一等奖得奖者则是中华基督教会青年会中学的张恩瑜,和东华三院辛亥年总理中学的赵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