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成真基金」25载 助病童实现梦想改写生命
2023-12-22 00:00
病童要实现愿望,看似遥不可及,但国际组织「愿望成真基金」却致力抓紧儿童心中的理想,延续盼望,使他们更有勇气跨过患病的难关。香港愿望成真基金主席黎佩珊(Anita)难忘组织促成病童登上演艺舞台、设计首饰义卖、亲身到梵蒂冈见教宗方济各,更有不少受惠的「愿望童」康复后回馈社会,发光发亮。她坦言,愿望能够为病童及其家庭带来力量,「当愿望宏大也能成真,他们就相对更有可能克服疗程。」她期望,在庆祝愿望成真基金在港成立25周年之际,有更多人认识基金,筹得善款让更多病童圆梦。
常说「梦想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愿望成真基金正好体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诞生。香港愿望成真基金过去曾为逾2200位居于香港及澳门、3至17岁患有重病的儿童创造改写生命的愿望,其主席黎佩珊(Anita)手持充满童真的小熊,向记者道出数个「愿望童」梦想成真的故事。
基金团队「无所不能」
她续说,Jarvis于演唱会上献唱一曲「身体健康」,以答谢其妈妈和婆婆在他患病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亦希望在场的愿望童能像歌名一样「身体健康」,十分感动,「当你见到一个愿望实现时,也忘却了他有病在身,他的能量和气场都好大,令我好深印象。」
另一位「愿望童」Josephine患上了高危的髓母细胞瘤,希望设计一套首饰作义卖。Anita感恩指,团队接收到许多愿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希望透过义卖把筹款交予基金,令其他小朋友得到帮助。她指,首饰上刻有Josephine的座右铭「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希望能藉此向每位看到其设计或收到首饰作为礼物的人传递「永不放弃」的精神。
此外,11岁患有肾脏透明细胞肉瘤的颂轩,更让Anita体会到基金团队的「无所不能」,皆因其愿望是希望亲身得到教宗方济各的祝福。她分享,在颂轩患病期间,家人和信仰都为他带来强大的支持,故许下希望见到教宗的愿望。团队先鼓励他把心底话写成信件,并在基金意大利分会的协助下,于2018年底,安排他跟妈妈一同飞到梵蒂冈,Anita直言,听起来不可能的任务成真,「颂轩见到教宗后取得的勇气,大概接下来整辈子都会受到鼓舞。」
愿望可成真 康复意愿强
事实上,「愿望成真基金」在1980年起源于美国,当年一位7岁的小男孩Chris患有白血病,却渴望成为警长,一群有心人为助他圆梦而成立了基金,至1998年基金的香港分会成立,让病童有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每年四月都是「愿望月」,全球所有分会都会举办不同活动。
Anita指,为患病的小朋友和家庭实现愿望,可以为他们带来力量,「治疗是为了痊愈,而痊愈过后可以实现愿望,就是一种盼望。」她直言,小朋友有无限想像,当愿望越有机会成真,其康复的意愿就会越强,「当愿望宏大也能成真,他们就相对更有可能克服疗程。」
有研究显示,病童实现愿望后心中存有盼望,提升心理和精神质素,继而减低因为紧急情况而要进出医院的情况。Anita指,基金的医疗团队均认同,愿望历程与传统医学治疗的成效相辅相成,「常说患病时意志好重要,愿望就给予他们很强的意志。」此外,她续说,患病小朋友长期住院,甚至活动范围都局限在病床上,但愿望可以激活他们的创造力,「想像空间好大,没有牵制,实现愿望在情绪治疗上得到好的支援,对其家人、照顾者的压力都得以纾缓。」
疫后加紧进度追落后
在愿望成真基金成立初期,医疗设备没现在先进,坊间不少意见认为基金是为病童实现「最后的梦想」,惟事实上并非如此,Anita说,「其实好多『愿望童』已长大成人,我们是给予他们改写生命的愿望,而非最后的愿望。」她举例,成为十大杰青的吴家荣医生、残奥运香港剑击代表余翠怡等,皆是康复过后的「愿望童」,带愿望历程中的启发和信念,度过逆境后发光发亮。
基金成立25周年,她坦言,工作令她发现,要令患病儿童感到快乐不是单靠物质就能做到,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心思。此外,3年疫情期间,团队要为病童及其家庭,在日常生活以至医院探访上提供支援也充满挑战,Anita直言,基金现正加紧进度,为病童实现于疫情间未能安排的愿望,「例如到访其他国家的心愿,要加紧追回疫情下的进度!」
她盼望,未来有更多人认识愿望成真基金,筹得更多善款,让更多病童得到帮助,实现梦想。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