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抗日战士AI对话」助推爱国教育

2023-12-13 00:00

邱逸(右)认为,目前爱国教育最大困难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旁为林珍。
邱逸(右)认为,目前爱国教育最大困难是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旁为林珍。

今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文化研究院昨为中小学生举办抗日历史教学资源体验活动,包括推广「与抗日战士AI对话」等为中小学而设的国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学资源。院长邱逸指,爱国教育最困难是「打动日常生活的,入血入肉的情感」,期望在AI设计上结合文化及科技,「以大历史论述配合日常生活」,加深学生的民族情怀。
中国文化研究院早前推出的「与抗日战士AI对话」,以3位抗日老兵为蓝本,结合口述历史材料,创作出可于网上互动对话的虚拟人,至今逾1600名教师及学生使用。学生可以文字或语音输入问题,3位虚拟人则会回答,如抗日部队经历、护理员职责及照顾伤兵感受等。网站上亦有老兵的生活照,例如港九独立大队「小鬼通讯员」林珍的儿时照片、全家福等。林珍昨与研究院院长邱逸出席中小学生抗日历史教学资源体验活动,对AI技术感到「震撼」。
盼提升民族自豪感

邱逸指,读历史是「对人的了解,容易生情」,在抗日的历史论述中加入老兵的生活细节,是「希望同学了解每位老战士都是有血有肉,会成长」,令学生更容易对历史人物动情。对于政府近年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邱认为个中最大的困难是提升民族自豪感。他指出,历史科的教学重点长期「详古略今」,忽略了中国与其他古文明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及科技的现代化进程,学生看不见国家奋发的一面。」

他又指,港生对国民身份容易有自卑情感,亦受西方媒体影响,「毕竟中国与美国是竞争国家」,认为本港教育系统「去殖」的过程做得不够。

邱逸认为,国民教育应从小「渗透式」地进行,「学生需要知道日本侵华过程中,对中国现代化过程造成伤害」,又重申教学应「多层次」设计,「小学开始,而日军较残忍的部分,则在中学及大学再教。」
内地考察应重学生交流

近年政府除了在学校课程加入国安和国情元素,亦积极鼓励学校加强与内地的交流。邱逸认同做法,他又透露自己有参与「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学生内地交流计划。曾随团到访惠州两天的他指,相比造访景点,计划应着重两地学生交流,以建立港生对内地社会的见解,又指现时不少本地学生都会使用内地的社交媒体,双方继续保持联系并不困难。

另外,今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教育局与国史教育中心(香港)将举办「南京大屠杀学生悼念活动」和学生作品展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