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一小部分

2023-09-25 00:00

《里斯本夜车》是瑞士作家帕斯卡.梅西耶的一部哲学小说。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早晨,过着平淡无奇生活的教授戈列格里斯,在桥上阻止了一名红衣女子自杀,这名陌生的葡萄牙女子对于戈列格里斯而言,似乎有着一股神奇的召唤力,吸引着他开始去打探她的下落,过程中,不经意在书店翻到葡萄牙作家普拉多的《文字炼金师》,深深打动了戈列格里斯。

我是先看了电影,才再看小说的。电影的节奏当然较快和紧凑,教授由平凡刻板的教学生活,因为偶然的一件事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忽然,教席不重要了,校长多次叫他回校,他都不理会,反而立刻用了女士衣上的车票,追上火车,直追到里斯本找寻诗人的过去、历史、政治故事及浪漫史。

在发现了这本神秘的小诗集,在火车上一直读着一段又一段漂亮的诗句,就好似天启一般的迷醉:「如果我们只能依赖内心的一小部分生活,剩馀的该如何处置?」人应该过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与生活,究竟我依赖的是内心的哪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我还剩下甚么?要是有一天失去了内心的依赖,其他的部分是否足以支撑着我的精神与信仰而继续活下去?又或者是立刻崩溃而倒地不起?

「我们离开某处时,总会留下一些东西;人虽已离去,情却依旧留在那里。有些事,只有回到原地,才能再度寻得。」人生不是兜兜转转吗?我近几年的经验也是不断「回到原地」的情怀。回到自己13年前的中学教书,回到中学生的反叛情怀中,回到熟悉的人及事物中去,回到中大再读另一个硕士去,回到中国画山水画写书法去,回到佛家「善用其心,利益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菩提心去,回到旧戏旧歌去,回到一早已淡忘的回忆中……「他人的每一次注视、眼神每一次交会,不正像交驰而过的列车上旅人的视线,如鬼魅般短暂交接,在让一切颤栗的疾速与强大气流中麻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