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冀医疗人才双向交流

2023-09-20 00:00

匡煜坤医生(左)在公立医院交流仅两个月,已可独立负责前线工作。
匡煜坤医生(左)在公立医院交流仅两个月,已可独立负责前线工作。

参与医院管理局「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80多名广东省医护人员已来港半年。有在公立医院交流仅两个月后已可独立负责前线工作的内地医生表示,初期需时适应语言、CMS(医管局临床管理系统)及后续跟进治疗工作。他赞赏CMS可联通病人医疗数据,又指香港医生水准划一,专业领域底蕴深厚,日后会将这些在港所得的收获带回内地。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关慧敏表示,交流计划令内地及本地医护都有得着,冀将来深化推展,探讨双向交流。
目前有3名内地医生透过交流计划在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工作。其中匡煜坤来自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现于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任副顾问医生,主要负责呼吸科工作。原来,他曾于去年3月随内地援港医疗队来港协助应对第五波疫情,早与香港有一段渊源。
两地人员俱有得着

他忆述,在亚博馆工作期间,已初步了解香港公立医院的医疗体系,对CMS印象深刻,希望将理念带回内地。对于来港交流,他坦言初期有一定困难,需时适应,譬如他再次来港时不知如何运用CMS其他功能查看病人覆诊期、做过的检查等;临床工作方面,内地更多运用中文沟通、交流及记录,香港则全用英语;此外,香港医疗系统有关跟进治疗的部分,对他而言也是新事物。

匡煜坤称赞,CMS联通病人医疗数据,让医生知道病人的完整病历。他亦提到,不同级数医院收治病人的标准不一;在内地因种种原因,医生的水平有异,香港医生则水准划一,专业领域底蕴深厚。这些都值得他带回内地交流、教育及传播。

玛嘉烈医院内科及老人科副部门主管杨耀昌表示,除介入性检查如气管镜在本地专科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内地医生经过一至两个月适应,均可独立负责前线工作。

关慧敏表示,交流计划令内地及本地医护都有得着,希望参考今次成功经验,逐步深化两地专业医疗专才交流的深度及阔度,如交流人数、参与专科范围、交流模式及临床诊疗科研等。医管局会与内地相关单位积极磋商,盼有双向交流。她又称,内地医疗发展迅速,科研人才培训及智慧医院方面都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加上内地人口多和病例多,有丰富罕见病的案例及教材。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