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每人一小步 环境一大步

2023-08-21 00:00

世界气象组织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今年7月初是地球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周;联合国秘书长指气候变迁已失控。
世界气象组织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今年7月初是地球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周;联合国秘书长指气候变迁已失控。

这两个月暑假,相信大家最感受到的大概是气温的酷热。上月出了名环保和不开冷气的前天文台台长林超英,今年依旧在炎热下可以只开风扇度日,获网民改歌词以《我的冷气不是我的》送赠,笑指「回忆?也许是你的。但冷气,肯定不是前台长开的」,广为流传连林台长都忍不住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分享。

香港绝非唯一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地方,事实上我们正经历全球最热的夏天,北半球几乎没有地方幸免于这一波热浪带来的影响。沙特气温飙升至接近摄氏50度,超过2000名朝觐的穆斯林出现中暑症状;东京曾一日破百人中暑急救;围绕地中海的国家如希腊、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不同城市地区都窜出野火难以扑灭;美国加州死亡谷飙破摄氏56度高温,打破90年来气象观测史上最高纪录。极端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德国研究发现,在热浪期间因心血管疾病而呼叫救护车的人数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科学家指酷暑是长者和长期病患的隐形杀手,去年夏天欧洲有61000人死于热浪。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自1970年起地球表面气温上升加速之快,已经超越以往2000年任何一个50年。英国气象局科学家在2020年指出,若无人为因素导致气候暖化,在自然状态下出现40度以上高温的可能性约每1000年才会有一次,然而如今已经变成每100年一次,并预估2050年在英国这温度会成常态。中国科学院指,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人类活动不仅是气温渐增的主要原因,而且会大幅增加热浪事件发生的概率。主要人为排放源来自使用化石燃料及农业活动,其产生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它们会在大气中逗留数十年甚至多个世纪,对暖化气候的影响深远。IPCC的气候模型显示,除非各国马上减少排放,否则全球气候变暖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加速,极端气候会越来越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3月时已呼吁每个国家、每个部门必须大规模加快应对气候变化。

说到推动全球各国联合应对气候危机,吕志和奖第二届持续发展奖得主解振华先生也是其一位代表者,2015年作为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是其中一位关键人物成功游说及促成由19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一致同意签订的《巴黎协定》。解先生在谈判过程中凭藉耐心和智慧,成功促成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大经济体及排放最多温室气体的国家共同合作,并得到其他较小的发展中经济体的跟随。多年来他的工作并没有慢下脚步,上月17日在北京与到访的美国气候特使克里会面,商讨两国共同减少甲烷排放及减少燃煤发电对气候的影响。

除了推动国际在气候议题上的合作,解先生亦在2017年10月获取吕奖之后,同年11月即将2000万港币奖金,全部捐赠予北京清华大学,设立「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并奖励优秀学生,包括建立气候变化研究院、推出「气候变化大讲堂」平台、设立「《巴黎协定》之友」高级别对话会集思广益协助推动每年联合国气候大会、设立能源环境奖学金为气候变化事业培育生力军、支援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成立和发展、推动东南亚红树林保护、完善中国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建设等。每项目都在开拓新里程,如去年世界大学联盟选拔百名全球青年大使,联合全球百馀家夥伴发起「全球青年气候周」,协助青年人登上气候治理的舞台。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对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行动,但不止在国家层面上的合作配合,作为社会一分子,我们也可以为环保多做一些。大家或许并未能立即与林前台长看齐,但也可以在生活上节能减排、可扇则扇,省电量同时也减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吕志和奖总经理程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