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通行」首日畅顺 红隧15分钟过海

2023-07-24 00:00

红隧实施「易通行」首日,运输署指运作大致顺利。
红隧实施「易通行」首日,运输署指运作大致顺利。

(星岛日报报道)红磡海底隧道实施「易通行」首日,运输署指运作大致顺利,截至下午4时半,共有逾53500架次车辆通过红隧,当中约9成车辆侦测到有安装车辆贴。运输署署长罗淑佩在社交网站表示,红隧是香港车流量最大的隧道,星期日车流少,交通没有受影响,今日是首个工作天,繁忙时间是真正考验。当局昨起一连两日启动紧急事故交通协调中心,并加派人手应付突发情况。 
今加派人手应付首个工作天

「易通行」昨清晨5时起在红隧实施,司机毋须停车缴费,红隧来回方向的收费亭由8条通道改为4条,再收窄至隧道两条行路。不过,仍有小部分司机不适应,部分车辆一度在收费亭前停下,要由职员协助提醒。行车初时仍算畅顺,但随着车辆下午增多,塞车情况不时出现,其中康庄道往红隧方向,车辆行车缓慢,不时有车辆减速及煞车,相信与部分司机未适应有关。

《星岛头条》记者昨早约10时,实测驾车经红隧往港岛的情况,现场当眼处挂有横额提醒市民「易通行缴费,不用停车」。然而在收费亭路段行车开始缓慢,不时有车辆突然减速或煞车,后面车辆随即响按。最终,由理工大学经红隧过海大概需时15分钟。

的士司机张先生指,过往使用「易通行」通过其他隧道时多次失败,「一时得,一时唔得」。他表明即使跟足政府指引建议将「车辆贴」与「车Cam」距离最少10厘米,仍然经常感应失败。因此,他坦言昨「唔敢过红隧」,因红隧本身已大排长龙,如果遇到技术问题就更麻烦,估计今日上班日情况只会更严重。

汽车会会长李耀培昨早驾驶私家车实测后表示,首日未有塞车情况,收费广场的隧道口前减少了右边的快,剩下4条通道容许车辆通过,将有助减少以往8车辆同时切入隧道管道2条而出现意外的机会。

李耀培又指,红隧是香港车流量最大的隧道,今日是实施首个工作天,红隧车流必定增加,但相信吸取之前在其他隧道实施的经验,加上采用无射频识别装置,能减低隧道口停车而塞车情况。他又建议,驾驶者尽早决定出隧道的目的地,进入隧道前选定行车。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议员陈恒镔形容,吸取其他隧道实施「易通行」的经验后,红隧首日实施的整体情况大致畅顺,指运输署已在路面画上标记,减低车辆切发生意外的风险。陈又指,行车綫数目减少,车龙在隧道口汇合进入管道的时间亦会相应减少,但认为红隧的车流本身已超负荷,今日更是实施「易通行」后首个工作天,预计纾缓塞车的作用不明显。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