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器官捐赠无耻 特首:追究法律责任

2023-06-07 00:00

李家超强调,器官捐赠是为拯救生命,而计画属自愿性质,市民可按意愿取消。
李家超强调,器官捐赠是为拯救生命,而计画属自愿性质,市民可按意愿取消。

(星岛日报报道)警方以涉嫌「不诚实取用电脑罪」拘捕4名男子,怀疑与干扰器官捐赠登记有关。行政长官李家超强烈谴责有关行为,指这些人的手法与2019年「黑暴」、港版颜色革命的手法近似,形容被捕者行为卑劣,属「无耻之徒」,必定会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李家超表示,政府一直关注有人蓄意破坏器官捐赠这个崇高理念的计画,近日大量异常个案出现,涉及3000多个从未登记或重复撤销登记个案。他指这些人采用近似2019年「黑暴」的手法,假借各种理由挑拨矛盾,再在网上推动、散播及发酵,炮制大量假象、「弄虚作假」制造破坏,社会应该义正辞严,直斥其非。

李家超强调,器官捐赠是为拯救生命,而计画属自愿性质,市民可按意愿取消。他表示登记册自2008年设立以来,14年间登记人数一直增加,由2009年的4.5万多人增加7倍至2022年的逾35.7万人,反映市民是支持器官捐赠的崇高行为及精神。
今年暂只有14宗肝脏捐赠

另一方面,医管局表示,受疫情影响,近年捐赠肝脏数字有下降趋势,由2021年的53宗遗体和活体捐赠,下跌至去年的29宗。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及肝脏移植荣誉顾问医生黄楚琳表示,2018年之前,本港每年平均有约40宗遗体肝脏捐赠个案,3年疫情冲击下近年数字明显下跌,她近一个月未能处理一宗遗体捐赠。今年截至昨日,只有14宗肝脏捐赠,包括9个遗体捐赠肝及5个活体肝,但目前医管局有64名病人正轮候换肝。她指肝脏不像肾脏,无法用其他方法如洗血等代替器官功能,有些病人等一至两星期,若没有适合的肝脏进行移植,就会因末期肝癌并发症死亡。

现时香港只接受符合「脑死亡」条件的亡者捐赠器官,黄楚琳透露当局正积极研究仿效外国,在不久的将来,接受以心脏衰竭死者的器官进行移植,本港亦已有相应技术,但执行上仍有不少细节需要商讨,希望短期内可以推行。

此外,医务衞生局在社交媒体发文,指衞生署本周在政府总部设置器官捐赠摊位,欢迎公务员和政府人员即场登记。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和副局长李夏茵等昨到场支持(见图)。卢宠茂表示,「中央器官捐赠登记名册」是基于自主自愿的原则,向亲友表达捐赠意愿,有着重要意义,亦如同签名运动一样,代表着社会对器官捐赠文化的支持,代表着病人的希望。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