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坛|发展与法治:寻求最适度的把握

2023-04-25 00:00

香港现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发展关键期,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拼经济,追求高品质发展,让大众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特区政府当前施政的最大聚焦点。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发展与法治的关系,利用法律这个工具来促进发展,确保法治这个令人引以为傲的香港优势,能够继续得以保持和发展,成为需要仔细研究和寻求适度把握的重大课题。其实,发展与法治并不相互矛盾,而是能够相互促进,令发展变得更可持续。经济发展更成功,是社会提升幸福感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此,本人提出下面几点粗浅看法,以抛砖引玉。

香港一直以来实行「大市场、小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加上实施普通法,所以立法方面也反映出这个经济政策。结果,很多经济领域其实没有立法,没有法定标准,更多是依靠行业自律或是法院判例。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急剧变化,似乎已经要求政府在立法上采取主动的策略和思路,引导金融及创新的发展。为此,我建议可以每年提前做好立法计画,主动介入需要立法的领域,多做研究和展开行业及社会谘询,做到不闭门造车,才能使立法更早、更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需求。而且,相当多的法律颁布了很久,却一直没有修改,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脱节。为此,我建议律政司应成立专门部门,及时对香港所有法律进行审视及修改。这样,法律才不会变成发展的绊脚石,更好地促进法治的发展和完善。为提高效率和品质,律政司也应该参照检控工作的做法,考虑将部分立法起草和谘询工作外判。更好的立法工作,一定可以更好地保障和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执法特别是监管方面,除了要坚持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必须坚持有法必依,还要确保程序公义。经常听很多人说,他们喜欢香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治,在香港生活可以很简单,不用事事搞关系,事事须求人。相反,只要按法律生活,便是海阔天空,不必夹着尾巴做人,整天担心甚么时候被清算、被失去自由。在香港,我们不时会看到有人因为行政或法律行动程序上存在瑕疵而赢了官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公义。确实,这就是法治的成本,但却实实在在是法治精神,是发展过程中应付的成本。它可以使发展更持续和长久、社会生活更具可预见性。因此,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很重要。只有做到执政不因人或事而异,而是完全依法办事,香港的法治精神才得以保持和发展。

我们国家通过宪法确立独特的政治体制,而香港回归祖国已经超过25周年了。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每位香港居民特别是司法界人士,都应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国哪有家是个浅显的道理,中央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一国两制将长期实施,香港的各种独特优势,包括普通法制度均应继续保持和发展。在全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用好法律这个工具,确保法治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香港将是风光无限,必将迎来更大辉煌。
(文章仅属个人观点)
谢晓东
国家行政学院(香港)
工商专业同学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