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正视国安风险 保障社会福祉

2023-04-18 00:00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访港6日,意义重大,亲自视察并调研香港经济民生的实际状况,反映出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关爱。一直以来,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可谓义无反顾,香港更应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经环境中,保障国家和自身的安全利益。

夏主任在这次行程中,主持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开幕仪式。不少人可能仍然认为国家安全是遥不可及的事,并未有认真思考应对,这是不合时宜的错误想法。香港要继续发挥背靠国家、联通世界的优势,就必须拥有充分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国家安全并非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涵盖政权、主权、领土、军事、经济、金融等传统领域外,亦包括科技、网络、气候、生态等新型领域。这既要防范恐怖主义、间谍、网络攻击等外部威胁,也要应对食物、环境、能源等挑战。例如气候变化或会引起自然灾害、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则会影响电费水平、网络攻击更有可能破坏关键基础设施、金融系统及侵犯个人隐私,足见维护国家安全实际同时保障市民福祉。

《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稳定了香港社会局面,也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然而,要全面维护国家安全,不能单靠法律工具,也要从教育入手,让市民对国家安全有正确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不同环节均警惕和防范国家安全风险,为国家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出一分力。
国际局势激化风险

世界各地对保障自身国家安全利益都予以愈来愈大的重视和关注,就如最近美国国防部的「泄密门」事件,一批疑似高度机密档案在社交平台上流传,不仅引起其国内对国安漏洞的质疑,也引发其盟友等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由于文件披露了美国通过窃听或截取通讯记录等手段,向对手和盟友进行间谍活动,既损害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亦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为地区安全和世界安全增添不明朗因素。

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要有相应的国际视野,明白到世界已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全面加剧,国家安全议题变得愈来愈重要。香港奉行资讯自由流通,一直都是各方情报收集的重地,近年又处于中美角力的前沿,面对的各种风险将无可避免地增加。港人应加深对国家安全的认识,遇到与国安相关的敏感事务更要谨慎处理,例如在社交平台分享和发布资讯前应小心考量,以免做出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福祉的行为。
李民斌
全国政协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