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布业绩 59公司停牌

2023-04-04 00:00

港交所表示,共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全年业绩而需停牌。
港交所表示,共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全年业绩而需停牌。

(星岛日报报道)上市公司截至去年12月底年度业绩公布限期已过,港交所(388)表示,有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全年业绩而需要停牌。据本报统计,内房板块继续是重灾区,有10家已连续2年未能出清业绩,距离除牌仅半年时间;亦有7家加入「交白卷」大军而停牌。有核数师指,业界审核工作仍观望内房债务重组进展,但近期已见曙光,估计大多数可以走出困境。 
上市公司须于3月31日前发布截至2022年底止的业绩,否则需要停牌,并遵从复牌指引。目前至少17家内房企业逾期未出业绩,如计及物管与相关公司,则多达25只股份,当中大部分已在去年无法刊发2021年度业绩而停牌至今,另有7家是「新血」,包括恒达集团(3616)、滙景(9968)、佳源国际(2768)及祥生(2599)等股份须停牌。
仅佳兆业荣万家复牌

根据《上市规则》,如股份连续18个月停牌便须退市,而多数内房股已接获联交所要求,须于今年9月底前满足复牌条件,包括出业绩、证明有足够业务支持运作、向市场发布重要资料等,意味距离「大限」只得6个月时间。

值得留意的是,融创中国(1918)已刊发2021年及2022年度经审核业绩,不在是次「交白卷」名单中,他与恒大近期亦发表境外债务重组重大进展。在去年无法刊发业绩的内房股中,目前只得佳兆业(1638)及荣万家(2146)出齐所有业绩,成功复牌。

港交所表示,在财政年度截至12月底的1883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有59家公司因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全年业绩而需要停牌。该交易所续指,会致力维持公平和有序市场,继续监察市场情况,以及与相关发行人保持沟通,确保他们符合《上市规则》规定,并尽可能缩短停牌时间。

根据过往纪录,2022年同期有32家公司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全年业绩而需要停牌,2021年则有57家。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夥人欧振兴表示,有很多原因引致公司未能及时公布业绩,故不能一概而论有关情况是否恶化,又提及今年没有新会计准则推出,所以核数部分不是大挑战。他指出,去年底中国经济仍受疫情影响,公司在营运、业绩及资金流方面或遇到问题。
业界观望债务重组方案

信永中和管理合夥人卢华基相信,停牌多时的内房公司至今未刊发业绩,主要是业界仍在观望内房债务重组方案,倘若重组结果令人满意,核数师审计意见亦将趋向正面,「大家都争取紧未来半年,有较清晰重组计画落实」。不过他指,自去年底以来已见曙光,因内地推出一系列拯救措施,又向市场释放稳定信号,目前内房企业销售情况大大改善,与债权人商讨馀地亦大增,正持续降低清盘风险。他提及,即使有内房企在9月底的「大限」仍未及时完成所有重组程序,其亦可透过与上市委员会及上市上诉委员会的覆核程序,延长处理程序避免退市下场,「如果公司都有曙光,交易所都应该欢迎」。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