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笔论政|电动车政策的成效

2023-02-08 00:00

笔者曾经在2020年主持立法会的「研究电动车发展相关事宜小组委员会」,会上除了议员外,绿色团体、车主及业界代表都利用这个平台就香港电动车发展表达了很多宝贵意见。经过持份者的讨论后,小组委员会总结出五项建议:(一)为推广使用电动车订定目标;(二)透过提高首次登记税宽免额,令这项诱因更有成效;(三)尽快宣布延展「一换一」计画;(四)检讨就充电基础设施批给总楼面面积宽免的规定;(五)加快推出先导计画,以资助私人住宅楼宇安装充电基础设施。政府于2021年发表的《香港电动车普及化路綫图》吸纳了持份者的建议,绝对是社会所乐见。虽然政府大胆提出了愿景及策略,但路綫图的落实成效仍待时间验证。
「一换一」计画备受欢迎

路綫图的政策可分为短綫成效及长远成效。短綫成效是税务诱因,现时「一换一」计画备受社会欢迎,超过九成的车主都是透过这个计画购买电动车,每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是电动车,可见效果甚为显著。虽然多了市民选用电动车,但整体普及率大约只是6%,可见电动车普及化仍然在开始阶段。「一换一」计画将于明年初届满,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再次延续这项政策,避免打击电动车普及化的良好趋势。

至于长远成效则是政府对充电基建的投资,财政司司长在两年内拨出35亿支援住宅提升电动车基础设施,为不少楼龄较旧的住宅楼宇解决家居充电问题。政府收到600个屋苑的申请,涵盖超过12万个充电设施,可见社会需求殷切。但这项政策的落实过程太慢,经过两年多时间,才有第一个屋苑顺利在停车场安装电动车充电器。笔者相信需要较长远的时间才可体现政策成效。政府要密切留意这个计画的进度,否则会加重公共充电器的负担。

电动车政策关乎改善路边空气污染的成效、关乎市民的身体健康,有关政策应该持之以恒。短綫成效及长远成效的政策双管齐下,才可以令整个路綫图有序落实。既然长远的充电基建未能在短短两、三年内做好,政府短期内应维持税务诱因推动电动车普及化,延续「一换一」计画是加快淘汰较高污染的旧汽车的最好方法。而除了私家车之外,政府应加快推动公共交通工具转用电动车,制订更全面的政策和更具体的时间表,有序更换巴士、小巴、的士等交通工具为电动车。笔者期望今届政府能将路綫图的各项策略加快落实,让香港早日成为路面零排放之都。
陈克勤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