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限购药物有难度 业界自律最可行
2023-01-11 00:00市面退烧止痛药持续缺货,药房和便利店货架空空如也,即使市民愿出高价也未必买得到。随着本港与内地恢复通关,面对内地人可能涌来港抢购药物,令缺药情况雪上加霜,港府不排除立法限购药物。不过,立法限售药物在执行上存在一定困难,只能作为最后手段,较可行方法是一方面鼓励药厂加大产能,另方面药商和药房能达成协议自律限售,防止旅客大量购药。
一盒五十粒装退烧止痛药被炒高至约八百元仍断货,特首李家超昨天被问及会否参考澳门做法限购药物时指,有留意市场药物缺货情况,正计画与药厂寻求可行方法,在药房内购买某类药物实施「自律性限制」,但不排除以立法手段限制的可能。
修例或掀恐慌性抢购囤积潮
由于内地正大规模爆疫,两地未通关前,本港含扑热息痛成分的退烧止痛药已被抢购一空,令人担心通关后内地人纷纷南下抢购,令本地药物供应更捉襟见肘。虽然通关首三天,未见大量人流南下,但内地对退烧药需求殷切,情况与十多年前内地人来港抢购婴儿配方奶粉十分相似,港府出于防患未然,须尽早想方法应对,绝不能待事态失控才出手。事实上,澳门早在上月中眼见内地缺药便急不及待实施限购药物;日本厚生省昨天也向当地药师学会、连锁药房协会发出通知,呼吁业界提防中国旅客涌现大手购买止痛感冒药,对供应链造成中断影响。
医衞局局长卢宠茂和特首李家超先后开腔,不排除立法限购药物可能,但这并不代表立法已到了提上议程地步,因退烧止痛药属于很普通的非处方药物,药房、便利店和超市均可轻易买到,当局是基于甚么充分法律依据,提出修例或立法来加以限制,除非有充分理由,否则很难获得市民支持,而且立法需时较长,难以救近火。若在《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之下订立附属法例,规定限购数量是最快捷方法,但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让市民觉得退烧止痛药供应严重不足,反而适得其反地一窝蜂加入抢购行列,一如三年前当疫情爆发,口罩严重缺货时,市民信心受到动摇,便出现盲抢和囤积口罩、厕纸和漂白水等乱象。
即使当局成功修例或立法,在执行和监管上也非易事。若立法规定每人限购一至两盒药物,除非全港所有药房、超市和便利店联网,并采用实名制购买,否则如何核查顾客已购买自己份额的药物是一项重大挑战。没有电脑联网系统监控下,顾客只要到不同超市和药房买药,便可突破限购的规范,代价只是时间成本而已。
此外,一旦立法规管,他日当药物供应回复稳定,届时便无法取消销售限制,最佳例子是十年前修例推出的「限奶令」,当奶粉荒解决后,法例便从此束之高阁。
抢药属短暂性首务稳定供应
事实上,药厂、药商和药房均反对立法规管。本港有二十家药厂,当中八成均有生产含扑热息痛成分的退烧止痛药,而药厂在过去两个月均在增加产量,退烧药存货足够本港使用两至三个月。问题是药品代理商和药厂须采取自律销售,避免将退烧药过分集中供应予单一连锁店、药房或顾客。据说,有关持份者早前开会商讨药物供应销售问题,药房商会愿意以承诺书方式表态支持自律限售退烧药,至于形式仍须再商讨。
鉴于内地人对退烧止痛药的需求只是短暂性,一旦内地疫情回落受控,情况便逆转,只要本港药厂、药商和药房能自律地分配和限售药物,而市民又不盲抢,确保药物供应稳定,犯不着要立法规管。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