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写给将要离婚但有学龄子女的人
2022-12-11 00:00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路上心理健康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假若父母在他们这阶段无法避免走到离婚这步,要考虑的事情诚然不少。除了孩子的身体需要得到满足外,他们的心理和情绪需要,也在父母的考虑范围。父母怎样处理准备离婚这艰难时期,对子女的长远精神健康、情绪调适力、人际技巧与关系、对恋爱的看法和信心、与另一半的相处、甚至是将来对他们子女的护养等,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愚见,总结了多年来遇到的孩子部分经历和感受,期望能让将要离婚但有学龄子女的读者,多一个参考。
勿在子女面前吵架 定时关怀孩子
1.尽可能不要在子女面前吵架甚至打架。有些情景会造成烙印,让他们一生都不快乐。
2.无论谁对谁错,都尽量不要在子女面前数落对方,以为可以赢取孩子对你的绝对忠诚。即使要分开,尽可能让孩子内心继续保留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的形象,这会让他们心理健康一点。
3.离婚后,两方面适宜刻意安排时间,单独与孩子一起做一些愉快的活动,或是照顾孩子当下的需要,参与他们的生活,例如教功课、陪看医生、煮饭一起吃、买衣服、关心他们在学校的生活、他们的朋友是谁、甚至他们的感受等。
4.要定时对孩子表达关怀,不能见面的话,打电话或传讯息也好。不要把孩子完全交给一方,甚至互相推搪,将孩子说成负担。孩子很敏感,大人是否乐意,很快会感受到。孩子长大得很快,一般而言,你付出多少,收获会成正比。补充一点,研究显示,打电话比传讯息能对子女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5.无论离婚令你有多不快乐,也请不要迁怒孩子,或者说孩子长得很像对方。如果有情绪问题,要尽快找专业人士求助,要给自己和孩子一个人生复常的机会,不要沉溺在痛苦中。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家庭会决定他们的性格和心理素质。
6.如果夫妻没有成为宿敌,不妨刻意安排一些「一家人」相聚的时间,特别是孩子生日、重要节日、孩子的重要日子(如毕业典礼后)。尽可能和平共处,暂且不要提不快乐事情。不需要安排得很频密,如果气氛能掌握得好,父母又不会太为难,那即使是偶而为之,亦可给孩子一点慰藉。当然,若能在相聚后关心脆弱敏感的孩子,给予正能量,那就更好。
7.如果你有超过一个子女,那请尽量将关注平均分配给各子女。不要把个别孩子全部留给另一方,或是将家庭分为阵营,壁垒分明。孩子不是炮弹,离婚后的夫妇对对方的感受,不宜蔓延到子女身上,即使有子女看来和对方很亲密,也不能变为代罪羔羊。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无力招架成年人这些家庭战术,这样做,会剥夺他们的童年快乐。
8.现时香港的居住环境不大理想,有不少已离婚的夫妇,选择继续同住一室,或是考虑孩子需要爸爸也需要妈妈,所以为了子女两方都留下来。如果这是没有选择中的选择,盼望父母明白,子女无论年纪多小,对于父母的相处,都是很敏感的。互相仇视或漠视,或刻意的被动攻击行为(例如即使有饭餸都刻意不留给对方),孩子都一一看在眼里。他们对双方都充满爱,可能很难消化这些在一起但又互相憎恨的父母关系。这样的情境,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
另结新欢 先了解子女接受度
9.如果你已另结新欢,最好先了解子女的接受度。每个子女都不同,有些可以安然和你共享一个另有爱侣的新天地;有些则可能感到很为难,甚至会为家中另一方暗自难过。所以,要先了解,后行动。
10.不要以为给子女零用钱或物质满足,就是关心他们。他们需要爱、需要归属感、接纳和认同感。成长路上多障碍,他们很需要父母在困难时刻陪伴和鼓励他们,在患难时刻关怀和引导他们怎样一步一步寻求出路。
11.大部分做儿子的,都希望自己的爸爸是个好人;即使爸爸有千万个缺点,很多儿子都希望能看到爸爸善良的一面。如果为人父亲的,想避免儿子一生都在不愿意憎恨爸爸的两难中挣扎,或是在看到爸爸是「衰人」的结论中痛苦,那我建议爸爸不妨放下自尊,尝试与儿子建立、维持或重修和好的关系。
12.同样,盼望做妈妈的,若看到父子能成熟地相处,没有对儿子造成不良影响,那不妨尝试放下要儿子陪你憎恨爸爸这个执着。可以尝试换个角度和说法:父母两人不能继续和平共处了,不代表哪一方是坏人。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但愿这爱不止停留在嘴唇边。让我们在考虑自己需要和幸福的同时,都能考虑孩子的长远利益。
洪雪蕙
临心理学家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