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旧邨重建一举多得 冀政府尽快制订时间表

2022-11-28 00:00

本港公共屋邨持续老化,不少高龄公屋都有石屎剥落或漏水等结构性问题,对住户造成严重困扰,更随时危及性命安全。另一方面,几十年前的公屋设计已跟不上居民生活需要,疫情下过时的排水喉管更加剧「播毒」风险,重建已「急不容缓」。近年社会对旧邨重建的诉求日增,新政府应把握时机,加快重建步伐,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

在刚过去的《施政报告》中,特首以「破格」方法解决港人居住问题,包括推出「简约公屋」、轮候公屋时间「封顶」等,赢得「排队上楼」的人一致掌声。相对来说,旧邨重建政策就较为「消极」,房屋局被问及重建选址时多次「含糊其词」,居民盼望透过重建改善生活可谓「遥遥无期」。

随公屋住户年龄层的老化,房协及房委会辖下不少六、七十年代兴建的老屋邨,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与居民的生活需要,例如旧屋邨大多欠缺安老护老的设计,不但梯级过多,走廊又无预留空间加装无障碍设施、单位亦较难增设无门槛或防滑设计,邨内的安老设施亦不足。尽管当局已推行「全方位维修计画」及「日常家居维修服务」等翻新措施,即使房署如何努力维修,但旧邨年久失修,结构老化,设施不足可谓「死症」,而每年花费巨额维修保养,亦不符社会与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本港房屋资源稀缺,以市区土地尤其珍贵,轮候公屋的市民大多以市区为首选。这类屋邨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备,例如九龙东的彩虹邨、砰石邨、和乐邨等,邻近东九龙区主要干道,附近又有港铁站,屋邨的人口密度低,只要重建时适当提高地积比率,不但能兴建更多单位,亦可改善居住环境,重建潜力十分巨大。

尽管市区公屋有很大重建潜力,但政府近年对重建的取态反而较过往「消极」。以「全面结构勘察计画」为例,计画旨在为高楼龄公共屋邨进行勘察,确定楼宇结构是否安全,以及评估修葺同重建相关既经济效益,是决定屋邨重建与否的重要程序。而政府在二○一八年展开第二轮计画,涵盖七十一个楼龄达四十年或以上的屋邨、合共五百一十九幢楼宇,但令人失望的是计画要到二○三二年才完成整个勘察,勘察进度异常缓慢,而过去有多名主理房屋的官员甚至表态指大规模重建影响轮候上楼,对旧邨重建「大泼冷水」!

就以黄大仙区的彩虹邨为例,楼龄最高达六十年,早已日久失修,过去经常有居民反映指单位石屎剥落、钢筋外露、漏水等问题严重,近年更因石屎剥落击中居民既意外而多次「上报」。在疫情期间,更怀疑因排水管设计落后、喉管老化渗漏等原因「爆疫」,搞到居民人心惶惶。为此,不少政党或组织亦曾就彩虹邨提出重建方案,但都得不到政府的积极回应。

改善旧邨环境

事实上,彩虹邨并非偶例,本港有多条落成逾半世纪的旧邨都极待重建,政府需要加快「全面结构勘察计画」的推展,尽早谘询居民制订全面的公共屋邨重建时间表,有序地重建公屋,释放土地潜力。同时,政府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应优先预留土地作公屋重建之用,让受重建影响的公屋居民能获得「原区安置」,改善生活质素。

房屋供应除了要「提速、提效、提量」,改善居住质素同样重要。市区旧邨交通便利、具发展价值。旧邨重建不但可增加房屋供应,亦能改善基层家庭的居住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颜汶羽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