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论坛|垃圾徵费 迈向循环经济新里程

2022-11-11 00:00

俗称「垃圾徵费」的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其相关修订条例草案已于二○二一年八月获立法会通过。根据安排,政府在条例草案通过后,设立了为期最少十八个月的准备期,让政府、不同界别的持份者和市民大众可以为落实垃圾徵费做好准备。

以十八个月为基本的准备期即将于明年二月届满,外界对于垃圾徵费正式推行的时间表示关注。按照政府最新说法,垃圾徵费最快将于二○二三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并把计画实施后的首六个月设为「适应期」。政府在适应期内主要会对违例个案发出警告,但仍会对性质及程度严重的违例行为采取执法行动。

善用垃圾徵费的准备期

为了让垃圾徵费在正式实施时能够更有效和顺畅地运作,政府在准备期内分别与不同界别的持份者沟通、草拟及制定良好的作业指引,并推行相关的试验计画。

根据统计,全港有三成(超过二百万)人口居住于公共屋邨。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预先了解和熟习废物收费计画的安排,并提升他们对减废及回收的意识,环境保护署从二○一九年开始分阶段推行「公共屋邨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实践计画」。整个实践计画一共分为四期,涵盖全港约一百五十幢公共屋邨楼宇,每期的推行时间约为九个月。

居民在实践计画期间,需以指定的垃圾袋及标签弃置家居废物,模拟垃圾徵费正式实施后的运作。透过模拟活动,居民可以了解自己一贯的废物弃置习惯,并估算出垃圾徵费推行后需支付的费用。同时,居民亦可藉实践计画,加强自身对减废和回收的认识,逐渐以回收和重用来取代弃置。

六大行动 实现资源循环

政府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二○三五》中提出了三大愿景──「全民减废」、「资源循环」及「零废堆填」,并订立了六大主要行动─「全民减废」、「分类回收」、「资源循环」、「支援业界」、「协同创新」及「教育推广」,以加快实践愿景。

为配合六大主要行动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已经相继生效和起动,例如:(一)立法会刚在十月通过胶袋徵费,由五毫上调至一元,并将于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生效;(二)环境及生态局已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建议将原定于二○二五年实施的首阶段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安排,提前至最快二○二三年的第四季实施;以及(三)环境保护署已展开为期十八个月的公共屋邨厨馀收集试验计画,在参与计画的屋邨安装智能回收桶收集厨馀,试验计画收集所得的数据,将有助政府日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方案。

虽然政府近年积极落实及推动《香港资源循环蓝图二○三五》内列出的措施,并通过回收基金为本地回收业界提供资助,但笔者认为政府应以循环经济为方针,从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和减少废物手,制订更全面的政策及法例,并需更主动协助本地回收业,应付当前面对的成本、缺乏合适发展土地等不同挑战。本地回收业若能做到长远可持续发展,才能让香港真正达致循环经济的新里程。

平心而论,政府近年对环保项目的支持可谓不遗馀力。然而,在项目的配套和安排上仍然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空间。笔者认为近日的「纸包饮品盒回收厂」事件,刚好为政府及社会带来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大家了解到环保业现时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如缺乏适合用作发展的土地、欠缺清晰的指引和沟通机会等。政府若能从事件中汲取经验,规划和增设适合环保业发展的土地、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援,以及增加与环保业界的沟通,要达致循环经济的新里程,绝对是指日可待。
梁志峰
商界环保协会营运总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