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公仆制度及管理要与时并进
2022-08-03 00:00特区政府早前落实公务员划一加薪百分之二点五,加幅属合理水平,平衡了社会的期望与公务员的诉求。特区政府是香港最大的雇主,聘用近十七万名雇员,无论薪酬待遇有何变动均对社会起示范引领作用。若加薪幅度过高,对商界必然产生涟漪效应,加重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出现加薪压力,增加经营压力与难度,削弱中小企的营运力和竞争力,并将成本转嫁消费者,令通胀加剧。特区政府是次决定明显从善如流,平衡各方的诉求,有利未来集中精力专注应对疫情及重建经济,以及逐步改善社会民生。
香港逾九成中小企聘用了本地约一半就业人口。他们营运规模普遍较小、利润微薄,承受风险和经济环境转变的能力相对低,但其存亡对香港经济和就业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冠疫情反覆、环球经济波动的叠加影响下,香港经济明显恶化,营商环境异常艰难,本港今年首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收缩百分之四。中小微企竭力求存,不少市民被扣薪、冻薪,甚至裁员。因此,薪酬趋势调查委员会当初的公务员薪酬趋势调查结果建议高层公务员加薪百分之七点二六,远高通胀,令人哗然。
绩效评估 「铁饭碗」不再
特区政府参考私人市场行情调整公务员薪酬以追回差距、保持竞争力,属无可厚非。但商界与政府的薪酬机制始终不同,不能直接比较或套用。商界是以结果论成败,薪酬主要由底薪与花红两部分组成。底薪的调整幅度普遍是低薪者的加幅较高薪者高,责任重、表现好的自然加多一点,甚至有晋升机会。花红则视乎盈利及市况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表现不好的员工更随时无得留低。
至于公务员,基本上是薪高粮准的「铁饭碗」,除每年薪酬调整外,公务员薪酬每十二个月增加一个薪点,由起薪点起直至顶薪点为止,除非犯下刑事罪行或严重过失,否则仕途平顺无阻,「炒鱿」的机会少之又少,可谓「每天等放工、每月等出粮、最终望退休」的稳定一群。公务员薪酬调整机制沿用了足足四十七年,当局考虑调整公务员的薪酬,除了上述薪酬趋势净指标,还有经济状况、生活费变动、政府财政状况等多个因素。虽然该机制行之已久,但相关薪酬趋势调查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调查不应再将私人市场因应情况发放的花红纳入考虑,只参考基本薪金变动较为合适,尤其调查不时建议高层公务员的加幅高于低层,予人肥上瘦下的感觉。
近年每次公布薪酬趋势调查结果也会引起或多或小的社会纷争,主要是大众不了解机制,政府又不多作解释,令人误会,更重要是不满政府的表现,久而久之问题愈变愈大。事实上,今时今日社会讲求透明度,政府应多加解说,并适时检讨机制,以免每年就此议题冲击社会大众及公务员团队的和谐关系。
公务员提供的是公共服务,服务广大市民,薪酬则来自公帑,一般市民理应对公务员有较高期望与要求。习近平主席也强调特区政府应「务实有为、不负人民,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现时不少国家已改变对公务员的绩效评估,令队伍更具效率与效能,香港的公务员制度及管理未来也需要适时变革,与时并进,以准备好应对新要求、新形势、新挑战。相信将来的公务员可能不再是「铁饭碗」了!
胡晓明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前会长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