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淦堃︰司法机构本地化鼓舞

2022-06-23 00:00

杜淦堃认为公众不应该每逢不满判决便直斥审讯不公平。
杜淦堃认为公众不应该每逢不满判决便直斥审讯不公平。

(星岛日报报道)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逾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终结后,转眼间已回归祖国二十五载。大律师公会主席杜淦堃资深大律师(Victor Dawes)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司法机构在这二十五年来的本地化发展值得令人鼓舞,即使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境亦为法律服务行业制造众多机遇,惟反修例风波对香港冲击巨大,令年轻人对香港的法治及将来变得悲观。但杜淦堃乐观地认为「有危自有机」,希望即使香港人面对不同大小的挑战,仍可以继续包容不同声音,尊重法治及支持理性讨论法律议题,以保障不同持份者的基本权利。
香港两文三语水平优越, 依靠地理及一国两制的独特情况,成功把中西制度融会贯通,多年来一直被确立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香港的案例被世界各地的不同法庭援引。杜淦堃认为公众不应该每逢不满判决便直斥审讯不公平,更武断地到法院纵火或攻击法官及司法制度。任何人如相信法治及民主制度,更加不应该破坏法治,广大市民应该给予时间及善意批评,支持司法机构作出改善。
大部分审讯广东话作供

杜忆述回归前香港法官全是只懂英语而不懂广东话,回归后香港司法界逐渐本地化,现时司法机构双语本地法官居多,在法庭大部分审讯中,即使控辩双方陈词选用英语,证人均可以广东话作供。假若法官完全不懂广东话,在证人作供时完全依赖翻译员,除了会令审讯时间拉长一倍,亦难以理解证人作供时的语气及神髓,但懂广东话的法官则可以与作供的证人直接沟通,以便法官考虑证人的可信性。

虽然司法界本地化的发展值得令人鼓舞,但杜淦堃认为司法机构不应一面倒只聘用本地双语法官,又或「一刀切」去除所有洋人法官,杜举例指,现任上诉法庭副庭长麦机智及上诉法庭法官薛伟成均为  「好打得」的前检控人员,二十五年来对香港的司法发展贡献良多。而香港身为在中国运行《普通法》的国际城市,并非只是审理本地案件,亦需处理不少国际商业纠纷,故应该保持「国际性」,继续在各级法庭委派海外法官。香港终审法院法官更是普通法国家法官界的「表表者」,杜认为假如有一日香港终审法院只剩下本地法官,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应该鼓励外国「高手」来协助香港宪制发展,故绝对欢迎海外非常任法官来港服务,以维持香港独有的非常任法官制度 。
大是大非议题续发声

杜淦堃表示,普通法厉害的地方是因时制宜的灵活性,而香港二十五年来的法律发展随着政治、经济、民生情况而改变,大致上与社会「跟得好贴」,唯一不变的正是大律师之间密切的人际关系。香港大律师数目由回归时只有数百名,直至现时已增至逾一千六百名。但大律师公会多次被指过分政治化,杜解释大律师公会作为专业团体需从法治角度出发,不能参与政治,「好多时(政治)都唔关我哋事」,但不少公会前主席离任后投身政治,才会无可避免地令人认为公会变得政治化。新手上任主席仅五个月的杜亦希望大律师公会可以继续一如以往,在大是大非及法律议题上,帮助香港人发声。

「风波及挑战一定有,但我们唯有迎难而上」,杜展望香港未来二十五年的发展,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会欢迎二〇四七年后继续坚持一国两制,「如果依五十年(一国两制)行得好,好的事就不应该转变」,当一国两制持之有效及运行良好,从而协助中国发展,对香港及中国均有好处,他看不到为何香港不可以继续运行一国两制。杜淦堃期望市民用多些时间了解法治及法院运作,多加留意法治议题及法庭新闻,对香港作为坚守法治的社会必有好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