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香港环保事业的国际渊源

2022-06-20 00:00

「Stockholm+50」国际会议刚于本月二日至三日举行。
「Stockholm+50」国际会议刚于本月二日至三日举行。

五十年前,联合国人类环境峰会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举行,会上通过《人类环境宣言》,鼓吹透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长春社派出教育委员会主席魏志立神父(Father Harold Naylor)出席峰会,成为会上唯一的香港代表。为纪念是次世界环保运动里程碑,推广永续发展和绿色生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瑞典政府刚于六月初举行名为「Stockholm+50」国际会议。半个世纪以来的香港环保事业,与源于欧美的国际环保大潮关系密切。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美国综合杂志《纽约客》(The New Yorker)开始分三期连载海洋生态学者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所著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该作品描述DDT等化学农药对美国乡郊生态影响,迅速成为全美畅销书,不分政府和民间,敲响了美国以至全球的环保运动。一九七○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两年后DDT在全美被禁使用。虽然卡森的DDT有害论至今尚有争议,但取缔化学农药已成全球趋势。
研物理防治 避免使用农药

香港亦是这股国际浪潮的一部分。一九六九年二月十一日,香港保护自然景物协会(Conservancy Association)成立,是香港最早成立的本地环保团体,两年后易名长春社。一九七七年七月,港府颁布《除害剂条例》,规管农药的注册和流通。一九七○年代,渔农处已成功研发在菜畦放置反光纸的物理防治方式,以应对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菜心)的蚜虫侵害问题,避免依赖化学农药。一九九四年推出的信誉农场计画亦继续采用此物理防治。

一九九○年代至今,世界环保事业的焦点由农业转向渔业,由陆地转向海洋。跨国保育组织国际珊瑚礁倡议(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Initiative)将一九九七年定为首个「国际珊瑚礁年」(IYO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一九九八年定为「国际海洋年」(IYO)。香港在这股海洋保育热潮中,扮演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

一九九○年代香港是全球活珊瑚鱼最大进口地,国际上号称「海鲜王国」。一九九七年,香港共有一百零二艘前往菲律宾和印尼的海鲜收购船;活珊瑚鱼入口量约二点一万吨、入口总值约十亿港元。一九九○年代,香港收购船的足迹遍及印太海域,东至基里巴斯、西至塞舌尔群岛,间接冲击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
推新例赶上海洋保育浪潮

一九九八年,美国海洋生态学者、海鸟专家卡尔.沙芬拿(Carl Safina)出版《海洋之歌——全球海洋生态发现之旅》(Song for the Blue Ocean)一书,其影响力在美国被誉为「当代版《寂静的春天》」。全书分为三章,其中「远东太平洋」一章大篇幅描述活珊瑚鱼渔业对西太平洋珊瑚岛礁、土著社会带来的变化,香港被描绘为世界活珊瑚鱼贸易的中心兼作业技术输出地。随着一九九六年《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规例》的颁布、二○○七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推出本地首份《海鲜选择指引》、二○一三年起本地水域禁止拖网的法例生效等事件,香港亦赶上当代国际海洋保育的浪潮。

现代香港虽以商业城市、金融中心闻名,但半个世纪以来,香港紧密回应并影响国际环保运动的形势,留下了不少宝贵经验和精采故事。《香港志》首个主题部类——《自然部类》将于明年出版,届时将会以历史的视野、方志的文本,全面系统地记述香港的自然遗产、环境与社会互动,敬请密切留意!
罗家辉博士 
香港地方志中心《香港志》—《自然部类》责任编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