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那些年「香港故宫」的辛酸

2022-06-09 00:00

即将迎来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纪念的香港,近日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在七月二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出逾九百件极其珍贵的国宝级展品。不少身边的朋友翘首以待,盼几天后可在网上成功抢票。近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接受内地媒体专访,才说出过去几年政治风暴里,在筹备香港故宫背后鲜为人知的辛酸。

特区政府在一七年提出在西九文化区兴建香港故宫文物博物馆,但此一计画可说「生不逢时」,建议一出就遭到「逢中必反」的反对派百般刁难,诬称政府隐瞒项目、漠视程序公义云云,试图拉倒建馆计画。馆长吴志华表示,就算后来计画成功上马,在一九年黑色暴乱期间,暴徒到处「打砸烧」,他们非常担心盲目反中的激进分子会纠众闯入工地搞破坏。为此他们焦虑不安,最终决定把「故宫」招牌暂时卸下,以免成为攻击目标。如今,在中央政府接连出手后,香港社会已经从混乱状态中平静下来,香港故宫这个标志性项目将如期开幕,但我们的社会的安全隐患又是否已全部移除呢?
本港维护国安仍存短板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笔者当然希望如童话故事结局,大战过后,赶走坏人,大家从此就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身边也有声音,现在太平了,「打仗的人」可以功成身退。不过,警队「一哥」萧泽颐日前就提醒大家,《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本港治安情况虽已受控,但极端分子转趋「地下化」,本土恐怖主义仍然存在,更要慎防「孤狼式袭击」。警队会继续加强情报搜集和分析,每日在綫上綫下展开监察。

事实上,过去几年的政治风暴,不但凸显出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存在多方面的风险隐患和制度短板,在爱国者的培育上也有种种缺欠,以致所谓「爱港者」并不一定爱国,甚至做着与国家对立的事来。部分自命「爱香港」的激进「港独」组织在海外高调宣布重新运作,除了通过社交平台散布诬蔑中国、诋毁香港特区的讯息,更招募外地港人「延续抗争」。这些「策反」文宣仍然透过网络影响港人,特别是青少年。

在香港虽然社会表面平静下来,但警方已不止一次破获制造炸弹的「工场」。近日也拘捕了一家三口,IT青年和他六十多岁的父母均涉嫌管有及制造危险品及炸药。该青年更涉在网上煽动他人「杀警」。
增强社会忧患意识

警务处副处长(国家安全)刘赐蕙指出,本港并无「躺平」空间,必须打好网络安全保衞战,保持危机意识。警方近日推出「反恐举报热綫」,特设赏金制度,目的是鼓励市民提供「涉恐涉暴」罪案的綫索,但竟然有人跳出来批评此举会「加深社会不信任」云云。举报罪案、打击罪案,人人有责,何以会加深社会不信任?

我们当然要团结、齐心协力重建安定和谐的社会,但不是为团结而团结,对于危害社会安宁、国家安全的人,不能手软,并须保持警惕,居安思危!
原姿晴
前传媒人,现任职顾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