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选立法会议员的三大准则
2021-12-09 00:00
这次立法会选举的筹备比以往仓促,选举日还剩不到两星期,大众对候选人的认识似乎仍有所缺乏,亦有不少人对新制度下的选举形势感到陌生。虽然竞争的确没以往激烈,但这次选举作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一次试验,仍具有指标性作用,市民手上的每一票,对香港的国际形象和未来的民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在芸芸的候选人中,市民可如何选择?笔者尽管提出三项准则供大家参考。
经历政治动乱后的香港,「建设」、「改革」、「求变」等词汇无疑是未来管治的主轴,亦贯穿候选人的口号和单张。问题是,观乎长长短短的政纲,拾人牙慧者大有人在,展示出洞见的却不多。例如,面对煎熬全港已久的新冠疫情,争取尽快与内地通关已是社会的共识,候选人要提供「附加价值」,便要提出一套更长远的方略,为香港进入后疫情时代铺路,并重新与国际接轨。面对这些问题,哪些是旧酒新瓶,哪些是真知灼见,相信市民不难看出。
二、敢于修补社会撕裂
选举制度完善了,并不代表市民对政府和执法者的不满和不信任一笔勾销,这点从部分人对使用「安心出行」的抗拒、野猪问题政治化、移民潮持续等事上已多次证明。对这些政治现实不闻不问,等同将问题藏起来,无助当权者真正挽回人心。候选人作为选举的一分子,要让新的选举制度为人信服,便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该积极探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能塑造有利民主发展的条件。只有做到这点,才能向怀疑者说明一连串的改革并非为了一面倒收窄政治表达的空间,而是为将来的进步建立基础。
三、能彰显立法会议员的价值
无可否认,在新的选举制度下,外界对立法会「橡皮图章」的印象只会更加浓烈。要改变这印象,候选人便要透过自身的行为,「省靓」立法会议员的「招牌」。「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说过,跟鱼贩握手后急着要洗净双手的人没资格参与选举,因为民选代表必须要接地气,并向人民展示同情心。因此,候选人必须藉着选举的洗礼,充分发挥体察民情的作用,代施政者为社会把脉。另外,众所周知,特区政府过往的公关,尤其是外宣工作乏善可陈。立法会议员在身分上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应具备对国际舆论秩序的认识和向国际社会进行解说的能力。以上的两种特质虽说南辕北辙,若能两者兼备,那定必是值得进入议会的良才。
最后,无论你认为选举制度有多残缺,与其置身事外,让立法会的价值继续下沉,不如运用选票,将你认为立场可以接受,并且具议政质素的人送进议会。你手中一票的力量,往往比想像中的大得多。
江肇恒
民主思路理事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