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talk】「元宇宙」存灰色地带 要谨慎使用

2021-11-21 00:00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近日成为全球热话。今年,游戏公司Roblox于三月在纽交所上市,其招股书提出「元宇宙」,让Roblox成为这技术的第一个大推手;不久之后于四月,硬件公司NVIDIA宣布重点投资「元宇宙」业务,并于八月推出命名为Omnibus的「元宇宙」基础模拟平台;「脸书」社交网络公司于十月改名Meta,转型主攻「元宇宙」发展。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大型投资反映出「元宇宙」在未来将会商机无限。有见及此,许多中小型数码产业公司皆争相进军这市场,推出不同产品和服务。

简单解释,如脸书建造了一个1D虚拟世界,让用家以文字进行社交,Linden Lab所建造的「第二人生」便类似其2D版本,用家以动漫进行社交;而Roblox、Meta、微软等推动的「元宇宙」便犹如其3D版本,用家利用「虚拟实境」(VR)和「增强实境」(AR)技术进行交流互动。这些公司更提供开发工具,让用家可以很容易地在「元宇宙」中创造自己的数码资产,例如「阿凡达」(即虚拟人)、艺术作品(音乐、图象等)。再者,用家可以进一步利用「虚拟货币」和「非同质化代币」( NFT)进行资产交易。因此,NFT亦成为数码经济的大潮流,相关的商业应用犹如水银泻地,较为人所熟悉的包括「谜恋猫」(Cryptokitties),一个饲养虚拟猫咪的游戏,这游戏充分利用NFT来支撑虚拟猫咪的生产、繁殖、买卖等行为,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资产(猫咪)的唯一性。

最近,香港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媒体公司和一家国际级「元宇宙」公司合作,邀请本地人才设计合适数码场景,把香港历史和地标搬上「元宇宙」,例如九龙城寨三不管文化、大坑舞火龙活动、天星小轮渡维港等。笔者认为此合作甚具策略性,有助全球推广香港之馀,亦可以开拓NFT商务模式带来的新机遇,例在「元宇宙」出售有香港特色的数码资产(例如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再者,港媒公司利用「元宇宙」的3D动漫方式发布新闻,将会更吸引读者,使每天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用家,更容易吸取新资讯。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元宇宙」并非十全十美,其操作背后隐藏不少灰色地带。例如,「元宇宙」是一个开放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因此不良分子可以故意利用它来散播虚假、具歧视或带有仇恨的不良资讯,危害社会安全。且看香港二○一九年动乱期间,黑暴分子不断地发放假新闻造谣,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警民冲突。又例如,今天业界并没有NFT标准,不同「元宇宙」平台所采用的NFT制式未必一致。因此若然NFT负责人把其网络关掉的话,那NFT所对应的资产便无法复原。

笔者并非顺口开河,今年初「鱿鱼代币」(Squid Coin)突然停止,便是好例子,事件令所有持有该币的炒家血本无归。

除了Meta ,现时Roblox、微软、腾讯等国际网络巨擘都倾巢而出,大力投资发展「元宇宙」。在这未来的虚拟世界中,数码资产(例如数码艺术作品)的交易将会大行其道,而NFT必然大派用场。然而前车可鉴,要保障交易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政、商界对「元宇宙」和NFT技术所隐藏的漏洞不可忽视。

香港中文大学副院长(外务)

香港资讯科技联会荣誉会长

黄锦辉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