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柜港「塞车」 厂商恐失圣诞档
2021-10-21 00:00
经民联副主席林健锋说,出口厂商大部分生意额来自圣诞档期,但近期每个货柜运费暴增,今年七至八月期间,每个由香港运往欧洲的廿尺标准货柜运费平均为七千美元,四十尺柜运费平均约一万四千美元,比正常价格高十倍;运至美洲西岸海运费则为一万一千美元,亦高出六、七倍,令成本大幅提升。
林健锋指,商家为出货要「抢」货柜,否则未如期交货,或买家取消定单,出口商蒙受损失。现时美国长滩及洛杉矶港口仍然挤塞,每日等待卸货的货轮约五十艘,全球约有一百万货柜等候上岸,若然以每个货柜价值十万美金计算,涉款近十亿元,对厂商流动资金造成巨大影响,他希望港府代表香港付货人向船公司作交涉。
经民联副主席吴永嘉表示,部分货品因涉及专利,买家如取消定单,付货人不能另行转售,损失惨重。他提到近期内地珠三角缺电问题,部分厂家即使有发电机,亦由于油价高企令发电成本过高,加上劳动力短缺问题,处境非常困难。他希望港府能够加快审批货运包机制度,增包机数量。
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补充,即使货柜顺利运往欧美,全球面临七十五万货车司机短缺,估计货运困难的情况会维持到明年第一、二季。
厂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吴宏斌向本报解释,货柜短缺问题自今年六、七月已经开始,相信疫情关系,美国人大部分不上班,过去两三日便完成的清关手续,被拖延至一星期,甚至数周。他又指,厂商不敢贸然预订太多货柜,「怕一旦港口回复正常,所有货船一次过回港,会一下子收到太多柜,增加租仓成本。」货柜运费上涨成本一般由买家负担,若厂商急于出货换取现金周转,也会与买家商议分担运费。厂商若赶不及圣诞档期交货,他估计,相当于白白损失一季生意,期望港府能代受影响中小企向银行情商,放宽还款期限及贷款条件,供企业周转之用。
厂商会常务会董徐晋晖说,现时大部分本地厂商出货都选择采用FOB(Free On Board)贸易条款,一切在货物装上船之前的运费均由卖方负责,「换言之只要货品上了船,运到美国后要等多久都不关厂家的事。」但少部分企业会采用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方式报价,即由卖方负责把货物运输到客户指定的港口,这种定单受货柜运费飙升影响较大。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