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炒高油价 全球濒滞胀之苦

2021-07-08 00:00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盟友组成的OPEC+爆发内讧,导致增产会议流会,美国纽约期油价格一度触及六年高位,逼近每桶七十七美元后大幅回落,然而经济分析师仍预测油价未来或见一百美元。在美国等不断印钞刺激经济下,资金过度泛滥,热钱炒卖石油、大宗商品及粮食,导致相关价格过去一年暴涨,造成全球通胀压力,多个新兴国家已被逼加息,全球可能要面对更坏的滞胀,即经济不景和高通胀同时夹击。

OPEC+原拟今年八月至十二月每日增产约二百万桶,另将剩馀的减产日期由明年四月延至明年底,但因阿联酋反对,周一召开的会议突然搁置。消息令周二国际油价如坐过山车,初时市场担心OPEC+未能增产,导致供不应求,令纽约期油大升百分之二至七十七美元一桶,及后转忧OPEC+成员国自行大幅增产,令油价由升转跌,收报七十三点四美元,跌幅逾百分之二。昨晚美国开市初段,纽约期油再跌逾百分之二,报七十一点五美元。

大国「放水」推升 或破百美元关

从基本因素看,全球经济仍受疫情打击,对石油需求甚殷的国际运输业,更是重灾区,故油价虽受OPEC+去年减产协定影响,价格亦应受到压抑。事实上,多个石油生产国都面对疫情打击经济和政府财赤暴升问题,需要增产以催谷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若OPEC+成员国自行大幅提高产量,将令近期高企的油价回落。

此外,油价每桶逾七十三美元,已大幅高于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的每桶约四十美元,刺激去年停产的页岩油生产重新运作。

以二〇一七至一九年较正常日子计算,油价每桶平均约为五十美元,目前是处于偏高水平。然而市场对油价走势仍甚乐观,有分析师预测油价在未来一年仍会升穿一百美元一桶,此因油价受基本因素影响外,更受市场投机影响。

过去一年大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市场资金极度泛滥,热钱除炒卖股楼外,更积极投机大宗商品及粮食,反映原材料价格的标普GSCI综合指数由去年四月低位至今暴涨一倍一、国际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一年间亦暴涨四成,油价今年亦爆发式上升逾五成。

然而在全球通胀上升、西方经济渐见复苏下,西方的货币宽松政策仍未停,如美国上月新增职位大增八十五万个、五月通胀率创十三年新高,联储局仍维持每月一千二百亿美元买债放水计画。此令美国未来可能出现高通胀反噬恶果,其他新兴国家则已面临大难。

单是上月,墨西哥、巴西和俄罗斯便因压抑通胀而被逼加息,巴西和俄罗斯更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并暗示下次央行议息时要再加,估计下半年将有更多新兴国家因压抑通胀被逼加息。然而,这些新兴国家经济仍深受疫情重创,若因通胀而加息,又将加重经济下跌压力,民众要面对滞胀,受高通胀和经济不景双重打击。

通胀不景夹击 影响政治稳定

至于更贫穷的国家,则因食品价格高涨,面临严重饥荒,联合国世界粮食计画署警告,有逾四十个国家、四千万人可能出现空前严重饥荒。

若油价因炒卖而升上一百美元一桶,其他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再涨,将令新兴国家及穷国的经济不景、民生困苦问题恶化。滞胀和饥荒并可能催化这些国家的政治社会不稳,二〇一〇年中东和北非的连串暴动和革命正肇因于此。

至于香港,所受冲击亦不能忽视,五月份通胀按年虽只上升百分之一,但个别食品如牛肉、海鲜、生果类等涨幅达一成,加上港元兑人民币贬值,令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加价压力更大,五月通胀率较低只因租金下跌而大幅拉低。香港经济复苏参差,与基层息息相关的零售、运输、旅游等行业仍处艰难日子,加上生活用品加价压力较大,中下层已变相面对滞胀的打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